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西安供电临潼公司紧抓线损治理提升管理水平

来源: 时间:2020-09-03 14:49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潘世策 张蒙娟 报道 新丰供电所在同期线损“百强供电所”创建中,以国网西安供电临潼公司数字化县公司建设为契机,以同期线损“一张图”为工作目标,通过全所干部员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绩。7月分在国网公司排名91名,陕西省电力公司排名第5名,西安公司排第1名的好成绩。为下半年指标提升打下了基础。

  狠抓基础管理,是降损提质增效基石

  3月下旬,该公司在新丰供电所召开“百强供电所”创建启动会,按照公司要求紧盯两个“百分百”,即10千伏线路、台区线损达标率100%,为打造一个百强县公司、两个百强供电所的目标任务做充足准备。新丰供电所首当其冲,以“落实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突破就是创新”的管理新思路,展开了国网“百强供电所”创建的各项工作。

  此项工作参照公司本年度“同期线损”管理体系,强调“管理分级,成效闭环”,即三级管理:一级由领导班子负责百强创建总体目标管控,并指定专人负责;二级由各专业部室构成,负责分析百强指标要求,并根据新丰所现状进行预测下达,管控新丰所的日常工作,解决新丰所的技术需求及协同需求,同时监测指标下发,分析、解决问题并跟踪闭环;三级由新丰所、配合班组统一构成,负责完成各专业部室下达工作要求,完成“百强供电所”相关指标的一切工作,通过系统和现场对百强所对应指标开展提升治理工作。各级职责分明,指导同期线损工作整体推进。

  强建基础设施管理。准备阶段过程中,新丰供电所所长严忙生带领全所人员,提出大干“100天”的口号,召开了全所动员大会,向每位员工发出“夯实基础、强抓指标、创建百强、四星级供电所”进军的口号。农网改造工程亲力亲为,在供区迅速开展,以“零”差错的成绩,完成了2400余块电表的更换任务,8000余块高速模块的更换任务。

  指标管理提升“三部曲”。副所长梁轩担任指标攻坚小组组长,向新的目标迈进,在努力拼搏中开拓进取,唱出了指标提升管理、创进国网“百强供电所”奋斗目标三步曲:一曲:系统数据的监控、提取、分析、公布。抓指标,需先抓管理。成立百强攻坚小组,从综合组骨干成员中抽取专人,所长亲自督办,对营销系统实施全天候监控,对每一项不达标情况进行数据提取、分析,优选整改方案及整改措施。二曲:责任下发、排查、落实、整改、汇报。整改方案下发后,台区责任人执行整改,完成后即汇报领导小组,由所长对整改工作在网格中评判,直指问题根源,一并消除同类型的隐患。三曲:反馈、总结、考核、提高。当日在微信群中反馈整改的工作情况,由副所长统计评判后,次日早会由所长亲自总结,并对因人为原因造成指标回落的人和事进行通报,依据“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考核,使问题迅速得到整改,台区管理常态化开展,日工作闭环有效落实,使每一项指标从监控、公布、排查、汇报到总结均可闭环。提高一线管理,形成良好机制。

  “三时”降损管理,是降损提质增效法宝

  新丰供电所以降损管理、提质增效为工作契机,坚持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双管齐下”,推动“三时”降损管理法,确保同期线损管理指标的提升,实现了横向协同到边、纵向贯通到底的线损管理“全覆盖”,实现公司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双提升。

  该公司充分发挥同期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作用,每周召开专题协调会,建立微信工作群,对同期线损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协调,各专业部门和供电所每天在群里汇报当天指标完成及异常整改情况,各专业部门做到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以强化采集运维为抓手,提升配网线路、台区的采集质量。特别是台区关口表、机井通电表等易出现问题的电能表,每天对数据采集情况进行监控,发现异常立即现场处理,为同期线损计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创新日、周、月“三时”线损管理法。即同期线损“日分析、周调度、月考核”,出现问题直接问责到责任人部门和责任人,并纳入到月度绩效考核中,激励员工将线损异常处理“日事日毕”。通过台区线损理论计算、制定台区线损“三线一目标”、绘制线路降损一张图,对台区进行针对性技术改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线损管理的规范性。同时,严格管控因换表等计量流程对线损的影响,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严控时间节点,双向兼容日常业务与“百强供电所”创建要求,保证创建过程中业务正常流动,推动“百强供电所”的成功创建。

  下一阶段,该公司将以国网同期线损新指标体系为导向,督促新丰供电所找准差距,补全短板,全面加强基础数据治理,加快推进图模接入,切实规范换表流程,提高设备经济运行水平。坚持“监测精细化、管控超前化”工作思路,健全线损指标“日通报、周督导、月考核”机制,以争创同期线损国网百强县、百强供电所为契机,深化线损管理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线损精益管理和精准降损工作成效。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