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10-27 12:32
“国民级出行工具”充换电步入规范化
第一届中国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技术创新大会观察
中国电力新闻网 记者 赵冉
“无论在老旧小区还是新建成不久的现代化小区,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10月21日,在第一届中国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技术创新大会(下文简称“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大会”)上,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文玉说电动自行车行业一直在积极探索最优充电方案,更安全、更高品质、更高性能的充换电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的方向和市场的刚需。
记者从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大会上了解到,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中火灾事故高发,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简称“中电联”)和中国自行车协会联合牵头,汇聚行业众多头部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充换电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日前,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技术规范》的编制已接近尾声。同时,大会宣告成立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产业促进联席会。
种种迹象表明,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产业将步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安全可靠充电成为行业发展刚需
“近十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每年的销售量都超过3000万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社会保有量已接近3亿辆。”“基于出行的便捷化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电动自行车仍然是人们喜爱的出行重要交通工具,堪称国民级的出行工具。”郭文玉表示。
与电动自行车增长可喜局面相对应,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截至2021年7月20日,2021年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6462起;其中,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充电过程中。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30秒后,火焰温度达210摄氏度,有毒气体覆盖整个房间;3分30秒后,火焰温度1200摄氏度,室温超过660度,整个电动汽车已被火焰包围。
“目前,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方面缺乏技术标准,火灾事故高发,安全隐患突出,充换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亟需充换电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充换电标准的规范和统一。”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全生明指出。
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电动自行车使用管理,要推动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设置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安全充电设施。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
据中电联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永东介绍,近两年,充电导致火灾事故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自行车能源的提供方式发生了变化。根据2018年发布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为了限制自行车重量,采锂电池代替铅酸电池。但是,锂离子是活性元素,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热失控。因此,改变过去自己在家充电的模式,加强集中充电,逐渐形成行业的共识,提供专业化、更加安全可靠的充电设施成为行业发展的亟需。
“加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技术研究和标准研制,提升充电安全性、兼容性和规范性是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二级调研员项方怀强调道。
倡导集中充电 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家出台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倡导集中充电,保障充电安全,集中充电设施得到了迅猛地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已达400万台,为超过1亿辆电动自行车提供充换电服务。下一步,随着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将逐渐地替代原有的市场,国家加大治理自行车安全充电的力度,集中充电设施将迎来产业的爆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会长王志轩指出。
在行业发展的趋势面前,中电联在2018年启动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国家标准计划项目,2019年4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由中电联牵头并归口。同年5月17日,标准编制工作启动。
“规范重点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基本产品质量,包括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产品功能、实验方法等。第二是集中充电安全问题,消防如何来设置,如何来警示等。第三是充电设施互换性的问题,包括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电池尺寸、柜体标准等。” 刘永东介绍说。
经过近两年的研讨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3月,编制组召开征求意见处理研讨会, 对“交流充电桩”、“换电柜”、“充电堆”、“连接器和电池尺寸专题”、“消防专题”、“通信协议”六部分内容重点进行了讨论,形成了明确的结论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围绕充电连接装置,编制组于5月28日召开了“充换电连接装置测试验证方案研讨会”,开展了连接装置的行业测试活动,对各种技术方案和产品围绕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技术指标先进性进行了测试。9月28日,再次召开充换电连接装置标准验证工作总结会议,确定了充换电连接装置统一标准的原则。
10月20日,标准送审稿的审查会召开,《关于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技术规范》原则上通过审查,并将进一步完善后向国家标准委报批。
“标准适用于交流充电控制器、交流充电柜和直流充换电柜三种模式。” 规范编制组成员王振飞表示,“最终,我们希望这个标准推出以后,能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产业发展作用,也就是‘良币驱逐劣币’。我们在整个编制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我们相信这些尺寸、通信协议的统一,包括公用防护等级、电气安全参数有一系列规范之后能保证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今天只看眼前利益的局面。”
“联席会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行业安全水平上,结合标准实施不断完善现有技术,通过实践完善修改标准,满足国家标准,这是及格线。我们希望企业首先要遵守标准,以更严格的标准执行,使充电设施更加安全可靠,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大的用户造福。” 王志轩强调说。
责任编辑:赵雅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