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蓝田公司:党建引领 保障花椒采摘期用电无忧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8-29 16:38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武恒智 报道  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事解忧,蓝田公司主动上门服务保障农户花椒采摘期用电无忧。8月22日,在蓝田县普化镇西李家沟村花椒基地,人头攒动,椒农们兴高采烈地聚集在一起,抢抓农时,摘果、装框,忙得不亦乐乎。这些看似浑身长满“刺疙瘩”的寻常树,却是普化镇西李家沟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这些鲜花椒将被制成干花椒,干花椒是鲜花椒价格的5.5倍,极大提高村民的收入,在呼呼作响的电机背后,离不开蓝田公司电力工人在背后的辛勤保电工作······

  动力电进基地 花椒用电有保障

  “今年花椒又丰收,产量比去年增加了近三倍。花椒经销商上门收购,足不出户就可以把青花椒卖出。”李保虎一边弯腰检查花椒质量,一边笑着说。

  花椒基地负责人李保虎介绍,西李家沟村是他的家乡。前几年,村里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当地出现大量荒田。而种植青花椒是一种出资小、周期短、收效快、风险低的高效生态农业,既能绿化荒山又能带动村民增收。

  2017年,李保虎在家人的支持下,在西李家沟村承包了1200多亩土地,开始栽植花椒苗。栽植花椒关键是要做好苗期管理。李保虎,花椒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且不能间种其他农作物,还需要人工打沟、除草、打药、灌溉、施肥等。

  2018年度,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政府相关部门看着李保虎花椒基地建设虽具规模,但未形成产业化,所以带动本村的贫困户采取入股的形式扩大规模,无偿提供优质花椒苗、提供扶贫资金等,带动贫困户参与劳动,使李保虎的花椒基地在面积、人力、资金等方面得到了成倍的增长。2018年底,李保虎考虑到以往鲜花椒靠自然晾晒周期过长,所以计划建厂房引进烘干设备缩短加工周期,并引进包装设备,使花椒加工缩短周期并更利于保存。在政府的帮扶下,2019年上半年,厂房基本建成。

  2019年8月,李保虎的花椒基地厂房建好后,他来到国网蓝田供电公司普化供电所申请用电。工作人员为李保虎开辟了绿色供电通道,受理了申请。第二天,所长马向利带着两名员工到花椒基地现场进行了勘查,对供电区域重新优化布局。

  由于现场供电线路是单相两线制,不满足动力电装表条件,需要增补两根相线。“原以为要等很久,没想到申请第三天就把电表装好了!”李保虎说,供电所特事特办,紧急调集线路材料,加班加点完成了100多米三相线的增补,将动力表安到了厂房旁。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张思德(蓝田星火)共产党员服务队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定期询问用电设施情况,及时对用电设施进行检修,消除花椒基地用电的后顾之忧。

  产业发展振兴 带动村民致富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乡村强。群众通过发展花椒产业,挣钱的路子越来越宽,花椒种植让每位村民都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西李家沟村原有配电变压器100千伏安,考虑到李保虎花椒加工接入后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普化供电所及时上报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增容。蓝田公司积极配合,及时将原有的配电变压器增容到了400千伏安,使电压质量及供电容量得到了满足。保障了椒农在花椒烤烘期间的正常用电,切实为广大椒农带去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助力椒农增收、助推全县花椒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电足了,李保虎的花椒产业迅猛发展,给他带来了可观收入。

  “花椒采摘后,可以制成食用保鲜椒,也可制成干花椒,还能进行深加工,提炼花椒油。”李保虎介绍,经过两年摸索实践,花椒基地每亩净产出已经达到800斤左右,市场价格每亩花椒净利润7000余元。

  富裕起来的李保虎,没有忘记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年6~7月花椒成熟季节,就请大家来帮忙采摘,也增加乡亲们的收入。”李保虎说,来花椒基地打工的乡亲最多时有100余人,平常有30多位村民在花椒园务工,工人最多年收入2万余元。

  花椒熟了,腰包鼓了,村民笑了。这笑声,包含着村民对种植花椒产业带来的甜头,更包含着对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据悉,近年来,蓝田公司开辟了快速便捷的“绿色服务”通道,为种植户生产用电提供可靠、便捷的服务,将优质服务送到农民“心坎儿”上,使种植户用上“放心电”,切切实实地当好百姓的“电保姆”。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