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9-10 16:40
中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余丽艳
淳安万水汇平澜,一座青峦一玉渊。
1921年,浙江省淳安县威坪人胡润铜在吴淞工业专科学校学成后,胸怀实业救国之志,回到威坪镇创办威坪电灯厂,装5千瓦直流发电机组1台,为淳安开启有电之始。
自此,淳安这一方水土的点点灯光如同天上的繁星,随着岁月的推移,越来越多,越来越亮。1960年,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的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发电机组投产发电,为淳安送来历史性的第一束高光。1970年,淳安县第一座110千伏变电所建成投运。2009年,淳安县第一座220千伏变电所建成投运。淳安的电力发展走上一条快速高效的光明大道。
一百年,淳安电力“先行官”始终秉承“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理念,加大淳安电网建设力度,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规划,立足农村电网发展实际,结合全省“大花园”、“诗画浙江”、美丽乡村和小城镇综合整治,强化配电网建设典型设计与政府乡村振兴建设相融,护青山绿水,助力淳安建成“特别生态功能区”。
新安江水电站带来淳安电网高速发展
淳安县于民国10年(1921年)创办威坪电灯厂后,淳安、遂安两县陆续在贺城、港口、茶园和狮城等镇创办火电厂。至民国35年,因各种客观原因,各电厂先后停业关闭。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电厂迅速恢复重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用户自备发电,全县掀起兴办小水电的热潮。
1957年4月1日,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动工新建,淳安地区的移民工作进入尾声后,遂安的移民工作陆续开始。
1960年4月,水库开始蓄水,原本繁华的县城逐渐被淹埋在40多米深的水下。为了修建新安江水电站,包括49个乡镇,1377个自然村,移民累计29.15万人。
新安江水电站发电后,第一个输送地就是淳安。1960年9月4日,淳安第一座35千伏变电所建成投运,为电力发展打开新篇章。
为了提升淳安电网的供电能力,让淳安更多百姓用上电,尤其是让各公社、各村庄用上电,淳安变电所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没日没夜地在这片以丘陵为主的大地上开展电力基建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各地兴建35千伏变电站。
终于,35千伏富文变、35千伏淡竹变、35千伏文昌变等一个个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极大地提高了淳安的供电能力。到1971年底,淳安实现“社社(公社)通电”。
随着中国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淳安的电力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现如今,已建成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1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为百姓的安全、正常用电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清洁能源助力“生态特区”绿色发展
2019年9月,浙江省政府批复淳安设立全国首个“特别生态功能区”,千岛湖的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同步迈入新时代。
为建设美丽生态淳安,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计划于2021年实现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同时率先在城区取消计划停电作业,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以“杆线融景、变台为景”为目标,推进电网与环境融合,完成12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14个老旧小区电力改造,沿湖沿线移除电杆581基,线路迁改35公里。
为发挥电网平台合作,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积极支持乡村发展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促进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助推农民增收。畅通各乡镇接网绿色通道,全额承担乡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引起的外部公共电网建设改造费用,推进电网配套工程与分布式新能源项目的有效衔接、同比投产。
为了确保小水电安全并网、全额消纳,淳安公司联合政府推进小水电数据直采工作,规范分布式光伏发展,及时协调解决清洁能源并网的风险。目前,淳安境内有水电站90座,分布式光伏843户,一年发电量约占全县用电量的20%。下一步,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将联合政府分析研究水电资源、电网特性、负荷分布特点,试点开展区域性弹性电网规划建设,唤醒沉睡资源,提升电网安全和社会能效水平。
2020年,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联合政府出台《10(20)千伏延伸投资界面新增电气投资出资方案》,新投运送电项目127个,为客户节省投资350万元,全过程平均办电时长36天,同比缩短13天。同时,推动与政府平台信息共享,下放500千伏安专变业务至属地供电所,提高新建项目办电效率,营造国内“环节最少、办电最快、成本最低、政策最优、服务最好”的“五最”电力营商环境。
电力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近年来,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充分发挥数智赋能作用,将城市数字治理延伸到乡村,加快农村各领域数据采集和应用,积极寻找和开发乡村应用场景,推动乡村治理更直观、精准、智能,让农民同步享受到便利、温暖的数智服务。
通过在下姜村的试点探索,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建立了首个“乡村智慧能源服务平台”。通过为乡村安装电力“智慧大脑”,在疫情期间,应用在“这”指数,反映春节期间返乡及留守人员情况,为政府防疫决策提供参考;应用电力复工指数反映企业复工用电情况,为政府监测提供支撑,不断畅通与政府的信息互动。
“电力关爱码”通过对用电数据的监测,解决独居老人发生意外时无法及时发现并得到救助的问题。通过15分钟采集一次用电数据,分析独居老人用电情况,构建云端数据模型,自动生成“红、黄、绿”三色关爱码,并与政府联动,构建“关爱码”核查闭环机制,形成“信息通知、乡镇监督、村(社区)核查、网格员落实、家人感知”的关爱体系。
“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围绕乡村生产生活发展水平与电网企业支撑力度两大方面,将用户用电信息、设备运行信息等转换成乡村用电能力水平、乡村供电能力水平、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绿色用能水平四个维度,通过指数来评价乡村发展情况和潜力,以数据模型反映乡村振兴发展成效,为乡村振兴电力先行服务提供支撑,更为政府评估乡村振兴政策落地情况提供决策依据。
为推动智慧车联网、智慧能源服务系统向乡村地区延伸,方便乡村电动汽车出行,淳安已建成环千岛湖150公里的充电网络。共计已建成投运电动汽车充电桩214个,其中公交专用充电桩70个,社会公共充电桩144个。而这些充电桩的充电热力分布情况都可在“乡村智慧能源服务平台”上清晰可见。
数智化时代,这是乡村治理的智慧,更是全面小康的温度。电力+关爱老人、电力+留“这”指数、电力+返乡指数、电力+绿色出行、电力+农业……一个个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数据包,从村间院落、乡野大地中汇聚,送入乡村智慧能源服务平台,让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与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
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还依靠科技创新手段提升供电可靠性,研发应用“移动储能智慧电源车”,实现配网末端客户不间断供电;研发应用35千伏和10千伏移相器,实现电网全合环热倒。目前全县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07%,处于全省前列,努力打造淳安全电美丽乡村,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凝心聚力服务新格局,实干担当展现新作为。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已开启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先行示范窗口建设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