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10-20 16:18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白涛 报道 “航线上传成功,无人机自检完成……”10月17日,在甘肃天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智能监控大厅内,输电运检人员通过巡检作业平台,远程操纵位于60公里外330千伏秦安变电站内的无人机,对周边线路进行特巡。
在巡检人员的远程操纵下,部署在330千伏秦安变电站内的无人机机巢的舱门缓缓打开,随后无人机从机巢舱内自动起飞,按照巡检人员事先规划好的航线对变电站设备、周边线路及走廊通道进行自主拍照和红外检测。二十几分钟后,无人机完成了当天架次飞行巡检任务后,精准返回机舱,这也标志着机巢全部功能已调试完成,该公司无人机巡检运用进入了“机巢时代”。
“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真厉害!一台无人机巡检半个小时就相当于4个巡线工3天的工作量,缺陷定性准确率达到96%以上,切实实现了体能人力型向科技智能型的转变!”干了一辈子线路巡视的刘尚义激动地说。
以往输电线路巡视主要依靠人工、可视化监控以及无人机手动巡检,为实现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智慧巡检,今年天水供电公司运用无人机开展激光雷达扫描线路杆塔及通道走廊,并利用所获激光点云数据建立输电通道三维模型,无人机自主巡检路径规划及三维可视化管理。该套机巢设备配备环境与设备状态感知、全自动运行、系统故障自诊断以及系统异常自恢复等能力,具备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等优点,实现无人机全天候自主巡检作业,全方位确保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无人机在输电线路通道上方边飞行边采集数据,最后形成输电线路通道点云数据,建立通道三维点云模型,可进行交跨距离测量、弧垂测量、导线风偏计算等分析,能够大幅提升输电线路巡视精确度。“激光雷达点云”通过飞行扫描,可以将线路铁塔、导地线、线路通道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像数据通过空间三维解算形成三维点云数据,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线路通道走廊内目标物的空间位置和轮廓,确定导地线与地面、建筑、植被等目标物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开启了天水供电公司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巡检新模式。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