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海油发展自主研发国内首台防爆智能机器人实现海上投用新突破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8-23 11:18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楠 报道  “7月12日,海油发展自主研发的智能安全巡检机器人成功完成‘深海一号’海上平台的试运行调试工作,并顺利返回基地,于7月30日基本完成陆地升级工作,标志着我们首台完全国产化的防爆智能机器人已完成0到1的突破,从研发制造全面迈入成果应用阶段”科研项目负责人易涤非介绍说。

  近日,由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公司安技服(以下简称安技服公司)研制的智能安全巡检机器人——“海宝”,正式登入“深海一号”平台,并根据平台实际生产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底盘行走测试、平台区域激光雷达建图、机械臂运动和仪表图像采集等功能的验证工作。

  “海宝”总重75公斤,长900mm,宽700mm,作业最高臂展2200mm,可实现对平台现场日常安全巡检、危险场景探测等,智能化保障平台生产运营安全,为海上平台的生产运营及设备设施安全提供决策依据和配套技术支持。

  近年来,保障能源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如何取得能源问题破局,关键在于提升自主的能源供应力度。而“深海一号”作为中国海油挺进深水的能源开采利器,如何保障其自身安全运行,则成为研究的主攻方向。为了进一步掌握深水开发技术,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组实施了“研究专项”工作。其中,“安全巡检机器人”作为“陵水专项”的子课题,由安技服公司湛江分公司承担,从2020年1月正式实施。经过2年多的努力,研究团队从平台生产运营安全巡检总体技术研究、集成研究和控制系统开发的3个方面攻坚,最终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国产化的国内首台采用正压I区防爆策略的安全巡检机器人,至此“海宝”诞生。

  “海宝”主要负责海上生产平台的安全工作,既要面对海上的严苛条件,又要应对平台设备设施的复杂性,这无形中就给研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整体结构的设计阶段,为了满足机器人的实时性和控制算法算力水平,又要兼顾小巧机身的要求,研发团队经过大量测算,最终确定以集成前摆臂的履带式底盘结构设计方案,将所有功能集中在“海宝”长900mm×宽700mm的灵活机身中。

  “海宝”首次成功亮相浮式平台,将为“深海一号”的安全隐患排查、设备设施安全运行、危险源预警等安全领域工作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首创的融合自主导航、云台臂控制的智能仪表视觉识别系统,将针对平台复杂空间环境开展无人化自主安全巡检,实现全自主相机自动对焦及自适应图像获取,对平台安全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并反馈至数据中心。他还可代替人工执行仪表读数,对危险气体及泄漏源及时检测预警。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