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国能宁夏电力石嘴山公司:用心暖万家 难中见真情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9-09 14:54

  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宗柚镁

  滚滚黄河东流去,巍巍贺兰西屹立。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惠农区唯一一家民用集中供暖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石嘴山公司肩负着惠农区15万百姓的“暖心”工程,供热13年来,供热面积从最初的80万平方米增长至660万平方米、主管网总长约15公里、累计供热量近4000万吉焦、连续13年实现了供热保障“零”问题……在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石电人的奋力攻坚、风雨兼程,他们始终不忘初心、永担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担一方责,暖一座城”的庄严承诺。

  集中供热为蓝天减负

  电厂集中供热,市区的天更蓝了,供热的可靠性更高了,这是多年以来惠农区居民最大的感受。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保护碧水蓝天,自2008年,在减少企业“三废”排放的同时,石嘴山公司积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自身清洁高效优势,着手对两台330兆瓦机组进行了供热改造,迅速打开了惠农区民用供热市场,完成了从纯发电到热电联产的蜕变,惠农区分散供热的几十个燃煤分散小锅炉相继关停,改变了过去“烟囱林立”的历史情况,大幅度减少了当地的污染物排放量。

  2008年,石嘴山市政府把城区居民的集中供热问题列为当年的“民心工程”,该公司面对机遇,主动出击,多方洽谈,克服工期紧、任务重等困难,把供热设备改造作为“天字号”工程加紧建设,组织人员加班加点,抢时间、抢工期,使供暖工程按计划实施了供暖,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表彰,赢得了“绿色循环效益”的口碑。

  “当时距离供热期只剩3个月的时间了,连供热公司都认为惠农区实现集中供热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拿出的供热方案和排定的工作计划最终打消了各方疑虑,政府和当地百姓都被我们的诚心感动,对我们产生了信心。”谈及当时供热设备改造的种种不易,市场营销部的元老李清平感慨地说。

  不仅如此,作为石嘴山市惠农区工业城市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该公司不断挖掘机组潜力,积极想措施、找出路,加快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主动开拓工业供热市场,供热市场也从民用进一步扩展到工业领域。近年来,该公司先后荣获石嘴山市“十佳”环保企业、“功勋企业”等殊荣。

  打造安全环保电厂,是该公司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他们一直在努力。

  心系民生真情融冰雪

  城市集中供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是最直接、最接地气的民生。用户冷暖是“热力人”最深切的牵挂。自2008年11月开始和星翰集团公司所属皓泰热力公司签订供热合同后,石嘴山公司始终以强化热源保障为宗旨,秉承“让每个家庭温暖如春”的行业情怀,每在严冬来临之前,将温暖源源不断地输向了千家万户。截至2021年,该公司积极开拓供热市场,已为惠农区、金能煤业及经开区共计660万平方米15万人口提供优质热源。

  要想保障一个供热期设备安全运行,必须要提前做文章。

  每一个供热期一结束,就要根据供热期间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制定检修计划。截至2021年9月初,该公司针对上个供热期结束制定的供热机务设备检修、电气一次系统以及热控专业检修项目共计110项检修工作已完成104项,预计9月中旬将完成所有供热检修项目。

  供热设备的可靠运行不仅离不开检修人员对设备的精心检修和维护,同样也离不开运行人员的精心操作。保证供水温度、调整供热参数、加大设备巡检力度……进入供热期后,负责供暖的运行人员感受到了身上沉甸甸的压力,盘前的指标参数、就地设备的运行状态都必须了然于心。并严格执行着和皓泰热力公司签订的供热协议中“供热水温度在85-130度”“供水压力在0.6-1.2兆帕”“回水压力大于等于0.3兆帕”等参数指标要求。

  “供暖也是服务,做好服务工作,就要懂得人的心理和身体感受。气温高了,供暖的温度就不能高。所以,我们的供暖温度要看天气的‘脸色’行事。”在供热期间,供暖运行人员每天最关心的就是天气变化,查看当天的天气,做出相应的调整。

  承接供热业务十三年来,该公司全心全意肩负着一方百姓的“暖心”工程,用实际行动诠释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不遗余力倾力保供热

  近两年来,受到燃料价格高位运行、新能源电量冲击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等影响,火电企业几乎全行业陷入了困难状态,一时间电力行业不时传来火电厂破产清算的消息。

  “目前原煤采购价格已超过千元/吨,比正常情况上涨了三倍。煤价大幅度上涨,供热成本也随之上涨。事实上,只要机组启动,就意味着亏损。但即便亏损,即便燃煤采购难度再大,我们也要全力以赴保证供热质量不下滑,使得老百姓温暖过冬。”在石嘴山公司的供热协调会上,公司负责人再三强调。

  冬季降温也带动了电煤需求增加,电厂机组接近满负荷运行,高日耗、低库存现象更为明显。这对于火电企业来说,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一面是关乎老百姓冷暖的民生问题,一面是企业的生存问题,如何在保证热价合理的情况下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日益严峻的电力市场、居高不下的燃煤价格以及供不应求的现状使得该公司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加强内功、提高效率,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该公司一方面加强调运、稳定燃煤库存,想方设法调动供应商发运积极性,做实做足采购量。燃料采购人员奔波在东胜、内蒙古等煤炭供应区,盯催客户早发运、早兑现,保证库存充足,以应对下一个供热期的原煤消耗需求。另一方面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各部门纷纷行动,加强重点成本费用管控力度。生技部联合燃料管理部从控降煤价入手,将掺配经济煤种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理,有效降低入炉煤标煤单价;运行人员不断加强指标参数的调整,使参数压红线运行,达到降低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及各辅机耗电量的目的;检修人员大力开展创新创效、修旧利废等工作,最大限度节约设备维修成本……

  此外,面对大量的燃煤采购资金需求,该公司精心测算、统一谋划,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全力以赴支持煤炭采购、储存工作,确保供暖期煤炭供应得到保障。

  面对诸多困难,该公司迎难而上,奋力打造“温暖”工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保障民生、温暖民心的庄严承诺。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