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湖北麻城供电公司提升老区用电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2-07-05 12:04

  “鸡鸣三省”九歇山的变迁

  ——湖北麻城供电公司提升老区用电获得感幸福感

  九歇山村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南麓。3年游击战争时期,红二十八军艰苦转战大别山,牵制国民党正规军,有力支援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在这里开辟了抗日战场,创建了抗日根据地。

  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九歇山村,海拔较高。过去有歌谣唱道:“好女不嫁九歇山,浓浓雾露不见天。要吃红薯天天有,想吃大米等过年。”如今又有新歌谣:“百世沧桑十年变,革命老区焕新颜。好女要嫁九歇山,如今用电心里安。”

  谁离得近谁干  谁在现场谁干  谁接电话谁干

  远远地看到穿着“国家电网湖北电力大别山(麻城)共产党员服务队”红马甲的队员们,正在翻晒油菜的苏莉马上迎上来说:“何师傅,我跟你反映个事。我屋后的电线和隔壁粮食加工厂的电线距离太近,一到下雨打雷天就冒火花。”国网湖北麻城三河口供电所党支部书记郑建斌和员工何光明在苏莉的带领下,来到小卖部的后面查看情况。“我们马上给你解决,换成绝缘线。”郑建斌说。

  苏莉是河南人,2001年嫁到了九歇山上的肖家铺垸。“刚嫁到山上时,我们住的还是土坯房,公公婆婆开了一个小卖部,湖北河南两边的电我们都用。后来我接手小卖部,电不好,时不时停电,夏天冰柜里的雪糕化成水,速冻汤圆化成坨,卖也卖不出去。”苏莉回忆起当年的日子不禁唏嘘。

  担任20多年台区管理员的何光明说:“受三省电力线路设备改造时间、批次、设计标准不同等多种客观因素影响,边区群众下户线改造不到位、线路‘卡脖子’现象多,尤其是遇到大风、雨雪、雷电等恶劣天气时,供电可靠性不强。”

  用电明显改善是从2005年开始,湖北麻城市、河南商城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苏莉家从原先的土坯房搬出来,建了两层楼的洋房。“现在再也不停电了。家里装了3台空调、3个冰柜、洗衣机、电视、微波炉……城里该有的电器我们都有。”

  正说着话,国网河南商城县长竹园供电所台区管理员陈新明和同事走了过来,热情地和何光明、郑建斌握手。两省的电工又一次相遇在这里。陈新明对苏莉说:“我们今天过来清理树障,顺路来看看你用电有没有什么问题。”

  苏莉说:“我屋后的电线和隔壁加工厂的电线距离太近,打雷天冒火花,正准备给你打电话,今天何师傅他们先到了。我已经跟他们反映了,说帮我换成绝缘线。”

  “我是严格执行‘三个谁原则’啊!”何光明说。

  “‘三个谁’真是好,让我们老百姓受益。”苏莉说。

  “供电服务根据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三个谁原则”从哪里来?还得从一次特殊的支部结对活动说起。

  2021年3月30日,20余名来自国网湖北麻城市供电公司三河口镇供电所、国网河南商城县供电公司长竹园供电所、国网安徽金寨县供电公司斑竹园供电所的基层党支部党员代表,在三河口镇供电所党员活动室见证了“鸡鸣三省”支部结对共建“供电服务根据地”的时刻。签订结对协议,三方深化支部共建内涵,推动三方业扩报装互通、运维管理互助、供电服务互联,最终落脚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不管是哪个省的队伍来干,老百姓都一样信得过。在支部结对上,三方达成了共识:谁离得近谁干、谁在现场谁干、谁接电话谁干。只要是百姓需要,每名党员都义不容辞。

  排涝抗旱、迎峰度夏、疫情防控,只要一个电话,三方共产党员服务队就迅速赶到。尤其是疫情封控期间,两省之间的道路隔绝,双方本着“路隔断服务不断”的初衷,拜托对方关照本省用户的用电。“今年3月、4月,疫情较为严重,道路又封闭了。我们跟去年一样协作,保证了供电服务的畅通,没有接到一起投诉电话。”郑建斌说。

  共同规划  “我们没想到的他们想到了”

  如今的九歇山,电好了,路也好了。“以前出山只有一条黄泥巴路,下雨两腿泥。现在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家家都买了小汽车,到县城办事也方便。”村民肖知学说。

  “现在‘三好’就差一‘好’——水好。”郑建斌说。肖家铺垸地势较高,无法将水压上来。山上人家只能自己打井,一到秋冬天枯水季节,用水就很紧张。“我们去年会同河南商城县供电公司,还有这里的村委会,希望能共同解决他们吃水难的问题。村委会找到一处很好的水源,将山泉水汇聚到一处,建一个水塔,再引水到各家各户。需要资金几十万,数额较大,暂时还没有着落。但是我们想着不管资金什么时候到位,我们要先把电的事解决好,让引水工程没有电的后顾之忧。”郑建斌说。

  “虽然秋冬天用水紧张,但这么多年我们习惯了。今天听了郑书记的话,我们很感动,他们把我们没想到的事都想到了。”苏莉说。胡成瑶 王聪 蔡红云 

  责任编辑:阮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