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热点

寻找综合能源服务的落脚点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2-07-14 12:45

  综合能源服务是适应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和消费方式多样化变革需要的一种商品,具有商品属性。它可以满足消费者降低用电成本需求,同时推进各领域规模化,实现电能替代,努力转变能源的发展方式。

  通过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分析,剖析用户对于电力产业和服务的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有助于深化客户关系管理,实现精准营销以及为多元化、个性化产品设计提供支持,从而提升电力综合服务能力,为社会创造价值。

  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还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能源服务的落脚点是什么?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聚焦综合能源服务发展

  找出问题所在

  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农业用户和工业用户具有代表性,而两大产业群体对综合能源服务知之甚少,建立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就更难以实现。所以,综合能源服务在公众间的推广与宣传十分必要。

  在技术要求方面,以部分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项目为例,涉及的多项综合供能技术都亟待突破。因此,综合能源服务是以高精尖技术为载体,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对更高。

  在政府及各方主体支持方面,综合能源服务所依托的项目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市场化政策导向也相对较弱。一些项目核准机制的设置不适应业务发展,对综合能源提供的电、热等产品,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行业审批主体的限制。同时,有关部门缺少综合能源服务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导致多能源开放融合的市场体系难以形成。

  综合能源服务并非“综合”。它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都相对传统,终期规划和发展蓝图都仅仅是依托于单体项目的整合,缺乏综合能源规模效应,产业融合度相对较低。所以,综合能源的发展阶段还属于初期。此外,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供给调整的灵活度较差,没有建立需求侧响应机制。

  综合能源服务需更加重视用户。发电企业存在“重发、轻用”的情况,缺乏用户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缺乏对用户数据广度、深度和粒度的掌握,对用户行为捕捉和需求感知力较弱。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不容易建立。模式的顶层设计考虑不完善是其无法形成普惠的根本问题之一。部分地区政府由于建设初期对综合能源服务的理解不到位,对整体商业模式的考虑不全面,忽略了用户侧的重要性。

  综合能源服务区域、业态、产业链存在壁垒。园区内产业融合性不高,比如,在数据传送和数据分析方面,缺少将产业链内部和跨产业链的横向、纵向数据整合而成的能源数据一体化交互平台,平台的缺失制约了园区能源系统优化规划和能源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寻找落脚点

  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是现阶段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基础。将不同的用户聚合、分类形成多链条模式是当前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值得探究的方法之一。政府对园区的规划与设计,为综合能源服务提供了机会。

  在农业园区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在具有一定资源、产业和区位等优势的农区内划定相对较大的地域范围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将农户的生产力和生产要素进行升级,产品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构建良性市场,推进综合用能的基础。将农业园丰富的秸秆、沼气资源、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引入清洁能源项目发展,形成“供能—用能”“生产—销售”双闭环,通过综合能源服务切实满足农户需求。

  在化工业园区方面,园区内用户需要消耗大量的电、热、冷资源,这有利于引入清洁能源项目。应用综合能源系统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地生产与消纳,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园区碳排放。同时,这些用户又会产生一定数量的能源。通过引入综合能源服务,不仅可以在园区内实现各种能源的互补互济与协调优化,还可以加强余热、余压以及工业副产品等能源资源的多重利用,为用户提供高效的能源管理与能源增值服务。

  商业模式的建立是现阶段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根本。笔者将综合能源服务的商业模式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投融资层面和盈利层面。

  投融资模式建立方面,政府希望采用多元化投融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共担投资风险。政府需要选择具有一定资质和实力的合作主体以保证项目质量,并在投资过程中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避免投资主体因为收益问题产生矛盾。

  盈利模式建立方面,根据现有的园区规划,盈利模式可以分为资产盈利模式和服务盈利模式。笔者认为,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在此盈利模式基础上,应通过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碳交易市场等进行市场交易。这不仅可以优化能源配置,辅助电力市场运营,还可以增加新能源消纳,促进节能减排,更好适应当前国家能源发展的总方向。

  政策扶持与技术研发的推进是现阶段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加速器”。政府有关机构应促进产业扶持政策的推陈出新,通过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促进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能源供应企业、设备制造企业需加强研发,突破储能、制氢、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前沿核心技术。在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才会更加高效。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李昂,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创新部高瑞泽)

  责任编辑:牛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