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12-14 17:48
永不褪色的“劳模记忆”| 张爱国: 一名平凡电网工人的不平凡故事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这张照片是张爱国师傅正在跟他的徒弟讲解他新发明的导线线夹的使用方法。”2021年12月2日,在国网山东昌乐供电公司的师徒结对活动中,该公司档案管理员将一张张记录着“创新达人”张爱国师傅工作印记的历史照片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在场的每个人深受感染。
张爱国为员工做讲解
张爱国,国网山东昌乐供电公司变电检修班班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便扎根一线,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8个年头。期间,他主持完成了该公司8座110kV变电站、9座35kV变电站的新建以及6座变电站的保护改造工作。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工作中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主动开展发明创新和技术革新工作,并逐渐成了该公司韩龙吉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付出终有回报,这些年,他获得专利证书40余本;先后获得“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齐鲁首席技师”、“山东好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张爱国获得的专利证书
身先士卒领头人
变电站是电网的枢纽,站内设备错综复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变电检修人员,不仅需要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需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了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变电检修人员,张爱国在工作中碰到新问题,他都会记录下来,查阅资料、反复推敲,结合自己长期在一线的工作经验,对工作中的难点和危险点进行论证研讨,积极探索,始终不忘初心、任劳任怨,为昌乐电网的改革发展出谋划策,用突出的业绩、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公司全体职工和社会各界领导的充分肯定。
28年的风雨兼程,张爱国一直兢兢业业、勤奋刻苦,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业务,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用辛勤的汗水筑牢了昌乐电网的钢筋铜骨,也为昌乐经济的飞速发展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勤勤恳恳奉献人
2018年,台风“摩羯”、“温比亚”先后袭击昌乐地区,造成多处电力设施受损严重。张爱国积极弘扬大爱精神、甘于奉献、勇挑重担,立即组织人员赶往高崖库区,主动用坚实的臂膀扛起攻坚克难中的急难险重。情况危急,险情就是命令,在前往抢险队路上,有的地方地面积水已达50厘米以上,交通环境非常复杂,为了确保抢险人员和发电车快速安全到达现场,每遇到积水深的路段,他都会步行领车前行,只身探测水深。顺利到达库区后,他迅速制定了发电车接入方案,冒雨将发电车电缆接入库区配电设备,及时将发电机投入运行,确保了高崖库区泄洪闸安全可靠供电。张爱国在台风“温比亚”抗洪抢险中,连续72小时率领抢险队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成功完成了汶河大坝、高崖库区抗洪保电任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被评为“抗洪抢险最美昌乐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电力职工的风采。
张爱国为移动电源设备调试
2019年,在一次工作交流中,张爱国听到供电所的同事们报怨,传统的导线捆扎技术耗时费力,时间长了还会出现老化松动等安全隐患。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张爱国回到创新工作室后,便召集多名同事开展技术讨论,并用一周时间便完成配电线路绝缘子导线固定装置最初的设计小样。后来,经过近半年时间,先后6次的改进,终于达到了最佳效果。并一举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20年,该成果列入山东省电力公司重点推广项目,成了该公司首个由创新项目向经济创收转型的典范。
张爱国在荣誉墙前接受采访
多年来,他还创新了二次设备安装接线方法和施工工艺,革新了盐密测试技术,准确指导了变电站的检修和清扫工作,防止了污闪事故的发生,为公司节省了资金170多万元。面对城市电网和变电设备的快速发展,主动学习、善于总结,用创新思维解决电力生产中的难点问题,先后获得“电缆头绝缘层剥离辅助装置”等11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全密封取样装置”在2016年山东省电力公司推广应用。
作为韩龙吉创新工作室的传承人,张爱国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积极热情地为公司付出、为全县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全县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
岁月沉淀,时光流逝,档案库房里存放的证书或许已被人渐渐忘却,但有关劳模的记忆刻骨铭心,劳模的精神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