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内蒙古阿拉善供电公司:夯实民族基础 弘扬民族精神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7-04 16:37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敖登 报道  阿拉善供电公司客服中心成立于2004年,处于阿拉善地区中心位置,服务25万电力客户,主要负责客户业扩报装、用电咨询、电费收缴等业务。共有职工28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10人,占职工总数的36%,是一个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温暖大家庭。

  客服中心自成立以来,本着“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工作原则,牢记“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服务”的宗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服务中心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真心诚意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近年来,该中心大力实施“党建+优质服务驼乡各族人民”项目,以创新的工作思路、扎实的创建行动,着力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转化为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浓厚感情,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高度重视 夯实民族团结基础

  客服中心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五个坚持”为抓手,始终将民族思想教育、民族文化建设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开创了新形势下阿拉善供电公司民族团结工作新格局。为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内容、有形式地顺利开展,该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和细化,确保整个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有人督促,对于工作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适时召开民族团结专题会议加以研究解决。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中心党组织理论学习之中,不断加强干部职工对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发展历史等基本知识的学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奠定中心上下全员参与,共创共建的坚实基础。

  丰富载体 弘扬民族团结精神

  客服中心作为服务客户的“第一窗口”,对内开展了一系列举措,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助力。客服大厅进门处设置导诉台,引入“导购式”服务,党员职工带头担任机动服务人员,主动为各民族用电客户咨询答疑,讲解民族团结理论政策,提高广大公民对民族团结的知晓率,增强各民族用电客户获得电力的满意度。并充分利用LED电子显示屏、宣传展板等载体,大力开展以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切实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窗口新形象,客服中心着力推行“四心服务”,即“接待群众热心、宣传解释耐心、服务细节贴心、对待工作上心”,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服务作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大量企业推迟复工,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尽可能减少人群聚集,客服中心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大力推行内蒙古电力微信公众号、“蒙电e家”app,同城异地等多渠道用电办理业务,积极向各族群众宣传蒙电e家蒙汉双语线上报装、微信缴纳电费等功能,有效解决了各民族群众长途跋涉办理业务的困境,打通了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特别制作了温馨提示卡片,介绍办理用电业务流程,减少了各民族群众多次往返办理业务的问题,提高了供电服务质量。为方便少数民族办理业务,消除语言隔阂,客服中心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到服务窗口规范管理中,设立“蒙汉双语服务窗口”“民族团结示范岗”,有效解决办理业务过程中的沟通难题。营业厅配有净水机、擦鞋机、老花镜、雨伞、民族报刊等便民设施,LED大屏上随时滚动着最新的电力法规、电价表用电宣传小短片及蒙语核心价值观标识、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片等,方便客户在办理业务等待时,通过观看漫画短片、翻阅到各类蒙汉文报刊,打消客户等待办电时的焦虑。客服中心从各个细节出发,不断完善客服大厅硬件设施,倾力打造“无障碍通道”,为特殊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服务品质,让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文化氛围及人性化办电服务。同时客服中心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各类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我身边民族团结的人、我身边民族团结的事”“民族政策法规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动,不断加深不同民族干部职工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确保民族团结创建进步深入人心,增强中心广大干部职工及办事群众的团结进步意识,积极营造稳定、团结、和谐、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为自觉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客服中心对外扎实有效开展了各项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巴彦木仁是一个回族聚集苏木,现有常驻居民超过75%为回族,因此关注少数民族的信仰成为供电所思考的问题。2016年年初,得知好来宝地区农牧民几十年来一直使用风光互补,电压严重不足,每年更换需要电池对本就收入微薄的农牧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新建的清真寺由于未通电一直属于闲置状态,造成当地的回族农牧民做礼拜、祭祀等需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清真寺进行,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及名族信仰带来了严重的困扰。为解决这一困扰当地回族人民几十年的问题,客户代表冒着零下30℃的低温进行了实地探勘,制定了周密的供电方案,并在当年完成了28公里高压线路及3个公变台区的架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回族农牧民的用电困难。2017年6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因执行某国防战略试验任务,需在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临时接入一套功率为1000千瓦的军事试验设备,并且要求设备在7月2日前具备工作能力。此项工作时间紧迫、工作量大,客户代表在接到部队的用电申请后,指派专人全程跟踪办理此项工作,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对设备用电场地进行现场勘察,迅速组织人员对接电方案进行评审并形成设计方案。为保障国防工程及时、顺利供电,客户代表积极协调施工单位与运行管理单位,压缩施工周期,优化报装流程,完善服务机制,在部队军事设备及电力设备抵达厂区后,迅速组织施工单位进行电力设备安装、调试。在短短的25天时间内完成用电报装全部流程,在7月1日验收送电,确保设备按时启动。在部队后续的用电过程中,客服中心继续跟踪服务,乌力吉供电分公司对接带部队用电设备的公网线路进行巡线、保电,保证了供电可靠性,为部队圆满完成国防试验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保电工作为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双方在今后继续加强合作、增进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给阿拉善供电公司送来感谢信,为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授予感谢锦旗。2018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里,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大爷神情悲戚地走进客服大厅,客户代表立即迎上,关切地问询老大爷的情况,并为老大爷倒上一杯热水暖身。在听到老大爷蒙语夹杂着汉语交流时,立即安排蒙语工作人员进行翻译,原来老大爷是为去世的老伴办理更改客户名称的业务,客户代表一直站在老大爷的身边,不停地安抚。业务完成后,客户代表正准备扶着大爷上出租车,老大爷颤颤巍巍地脱下礼帽对着客户代表慢慢地、缓缓地鞠了一躬,这让客户代表们深深的震撼和感动,她给了老大爷一个温暖的拥抱,那个场景至今让人想到就心生敬畏。

  “万家灯火,一网情深”,客服中心将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倾心打造全新“责任蒙电”的服务品牌,一如既往地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将“窗口服务”从规范化向亲情化、民族化升华,将浓浓的蒙电深情送入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