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内蒙古自治区首台次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项目顺利完成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2-06-27 14:32

  近日,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土默特发电分公司圆满完成1号机组灵活性改造并顺利投运,各项指标参数均达到既定目标,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台完成灵活性改造工程的煤电机组,为进一步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抢占先机 顺势而为

  早在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就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全面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紧接着,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实施火电灵活性改造促进新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火电灵活性改造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有效降低能源领域碳排放,支撑全区及各盟市能耗“双控”达标,推动火电企业参与灵活性改造。同时,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开展集团公司“十四五”能效提升及灵活性改造项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推动实施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集团公司燃煤机组调峰调频能力,增强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以来,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度演变、方兴未艾,可再生能源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新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逐渐扩大,具有突出优良调峰性能的火电机组将成为电网的“得力助手”。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稳步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意义重大。火电机组通过调峰获得的政策补偿电价愈加可观,这也为火力发电企业积极应对煤价攀升、生存发展空间受限等不利影响和挑战提供了保障。

  党建领航 探索攻坚

  为积极谋求转型发展新生机,华电土默特发电公司全面贯彻华电集团公司“五三六”战略和华电内蒙古公司“1481+”治理体系,主动求变,紧抓机遇,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全力推动新能源发展实现“两个率先、两个超过”的目标要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先拿下“抢跑令”,发扬“青·山”精神,以“探索者”的姿态,一边“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推进工作,一边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全面深入研究相关政策要求,切实以推进机组灵活性改造为契机,乘着“十四五”改革发展的“东风”扬帆起航。

  该公司紧盯任务目标,认真钻研摸索,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第一时间成立机组灵活性改造领导小组,对该项特大技改工作靠前指挥、统筹协调。积极开展灵活性改造可行性研究工作和新能源消纳调研工作,邀请国内前沿科研院所及主设备生产制造厂家,召开灵活性改造技术交流会和线上培训活动,充分结合改造要求和机组实际,加强探索交流和经验总结,编制改造方案及相关技术规范,并深入同类型火电企业调研“取经”,认真完成前期1号、2号机组深度调峰摸底试验、相关技术规范审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审批、招标采购、项目施工、协调到货物资、把关改造质量、严格项目验收等重要环节工作。期间,工作推进小组凝聚一心,争分夺秒,以党员为引领,充分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工作作风,紧盯时间进度,打好工作“提前量”,积极协调落实相关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高效圆满收官,为后续工作提供宝贵经验、奠定坚实基础。

  喜获硕果 扬帆奋进

  据了解,此次华电土默特发电公司1号机组灵活性改造EPC工程项目总静态投资为3526万元,动态投资3541万元。项目全部改造完成后,该公司实现机组最低调峰负荷达到30%THA(19.8万千瓦)工况的安全运行目标,按照相关政策配置风电3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共计40万千瓦的新能源指标,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其中,1号机组40%负荷调峰时长将达到150小时/年,30%负荷调峰时长50小时/年,1号机组灵活性改造项目和其对应新能源项目的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将达到9.78%。这为华电土默特发电公司全力保障蒙西电网电力安全供应和新能源的并网需求,推动蒙西电网主网架优化升级和智能电网建设贡献坚实力量,也将进一步助力该公司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子。(杜娟

  责任编辑:牛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