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陈清泉:市场是低速电动车的裁判员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

  市场是低速电动车的裁判员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 记者 徐秋玲 实习记者 庄舒仪

  自2016年和2017年交替之际起,我国低速电动车行业开始备受关注,政策的嬗变为低速电动车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低速电动车的身份之争也被推上了风口。去年10月,五部委提出“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低速电动车有望成为“正规军”。但在近期的四轮低速电动车标准工作组有关会议上透露的信息又让业界陷入焦虑,新国标很可能提出低速电动车上路需要有资质、标准、牌照、驾照、保险等要求,业界将其理解为低速电动车将与普通乘用车采用相同的管理标准。业界不免担忧:低速电动车,这个近5年保持年均增长50%的新兴行业可能会因为低速电动车新国标的出台而命运堪忧。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于近日接受了中国电力报记者的采访,畅谈了他对中国低速电动车的几点思考。

  “要在顶层设计高度上看待低速电动车问题”

  中国电力报:您肯定有很深的感触,从2016年年末开始低速电动车身份之争就在不断升温。

  陈清泉:是的。我认为,包括低速电动车在内的中国电动汽车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两轮”驱动: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

  政策驱动主要做好顶层设计,就是把发展电动汽车的总目标以及到底要有哪些效益理清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但是,具体的技术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因为市场最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承受能力有多少?某项技术产品是否有价值?哪些消费群体愿意购买?像近来被热议的低速电动车,买得起、用得方便、用得安全,这个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市场才是真正的裁判员。

  出于能源和环保的战略挑战,我国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最为迫切,市场最大。中国需要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其中,低速电动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这点已在以山东为主的地区被充分证明过,没有补贴,但市场需求量仍旧很大。那么目前低速电动车到底有没有问题?的确是有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质量和安全性的问题。

  中国电力报:质量和安全性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陈清泉:政府和相关政策就是要帮助低速电动车在这些方面来改进。但是要看清楚,我国低速电动车只有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才能发挥出优越性并体现其价值。

  也就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小城镇的消费者,他们迫切需要一个代步的工具,为此,他们需要的电动汽车就是要低速、廉价,

  当然还得安全可靠,但无须具备像超跑那样的高性能,也不需要上高速公路。针对农村跟城镇的需要,让市场去决定,政府的作用就是要确保其安全性并做好质量监管。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不能用管汽车的办法来管理低速电动车。

  中国电力报:那应该怎么管?

  陈清泉: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专门制定相关的标准及法规,但是这个标准法规主要用来要管好低速电动车的安全性和质量。因为是广大老百姓需要的,政府有关部门就应该做好这个管理,甚至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不要怕麻烦。至于具体的技术规格、指标、路线就不应该去干预。

  另外一点就是要放权,中国那么大,每一个省的情况都不一样,到底允不允许低速电动车上路?对于这个路权问题,我认为应该适当放宽,可以把这个权力下放到相关的省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允不允许上路以及上路有怎样的手续等等,也就是允许每一个省份制定自己的低速电动车的标准法规。

  “低速电动车要秉持住低速、廉价、质量和安全”

  中国电力报:据了解,争议很大的还在于低速电动车或将被严格规定必须使   用锂电池,但现在超过90%甚至95%都在用铅酸电池。

  陈清泉:允不允许使用铅酸电池让市场去定更有效,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花精力去管铅酸电池的环保方面,做好铅酸电池回收的相关规定,而不应该去具体指导允不允许用铅酸电池。有人说“铅酸电动车没有高科技含量”,还有人说“低速电动车是垃圾车,给中国丢脸”,我感觉这都是“很物质”的想法。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与其他国家相比,低速电动车在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市场需求。中国要开发各种类型的电动车,如国民车、高端车、低速车以及公交车、环卫车等特种车,可见,低速电动车是中国电动车里面的一大特色、亮点,低速电动车不是高端车,它也不能代表中国电动车的整体水平。

  中国电力报:低速电动车的发展缺少行业标准,您觉得这个标准应该怎么来制定?

  陈清泉:对低速电动车的管理的确是个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念问题。具体还需要相关标准委员会去讨论决定,但对这件事的思路或理念一定要正确。

  中国电力报:“正确”的理念应该是怎   样的?

  陈清泉:我认为,首先要从理念上认识低速电动汽车是符合中国国情,是广大农村、乡镇、城市小区消费者出行的有效交通工具,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至于如何管好质量和安全,确实很不容易。有人说,我们不可能再花很多资源建设低速电动汽车的道路系统。

  我认为我们要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官员、专家、企业家、投资者要群策群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制定好低速电动汽车的标准法规。

  在此,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低速电动车要把握这么几点:一是要低速,二是要廉价,三要安全,四是质量要好。至于它的最高速度定为多少才合适等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实际调研结果再定指标。但过往的情况是,由于不同利益集团的立场不同,评估结果也不尽相同。包括我国低速电动车最高速度多少?每一次充电行驶里程多少?车身长度、宽度、重量多少?一直都争论不休。应该把握好发展电动车的顶层设计,在实际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来制定标准,让它真正起到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企业方面也不要坐等,要加快攻克核心技术,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培养领军人才。

责任编辑:李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