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06-07 14:55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杨晓霞 报道 武威凉州,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全区总面积4907平方公里,是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的农业城市。行走在凉州,碧蓝的天空下,花海遍布,草长莺飞,一根根电杆笔直矗立,一条条银线纵贯云海,国网武威市凉州区供电公司正在将源源不断的绿色清洁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为绘就美丽乡村织就清洁、绿色的电力图腾。
“电能替代”助力养殖好发展
“我们公司现在年出栏生猪达到100万头,实现了养殖、饲料加工及无害化处理一条龙电气化养殖。”5月17日,甘肃凉州牧原集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帅不由感叹着电气化养殖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甘肃凉州牧原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成年产100万头生猪的产业项目,建设了10个标准化养殖场,占地面积3200亩。项目实行“全电化”养殖,猪舍配备了自动化的电器设备,采用电热板、电热灯、风机等设备进行绿色健康育仔。同时,通过智能温控、自动通风等措施实现了猪舍空气清新、无污染。在饲料的投喂上,凉州牧原集团有限公司也打破了传统的人工喂养方式,通过饲料气动传输装置将饲料精准传到每间猪舍的料塔,再定点投喂给种猪,全程自动化无人工接触在减少了人工投入和时间成本的同时,还避免了猪群感染,让原生态的生猪养殖方式,走向了标准化、自动化和现代化。
同时,该集团还形成了生猪消毒、饲料加工及肥料二次处理的一条龙闭环产业链,创造了绿色、高效的养殖环境。特别是在粪便处理上,张帅介绍说:“从前猪的粪便不仅脏,还特别臭,但自从有了粪便处理器后,我们可以先把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再对粪便进行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料分发给当地农户用于耕种,不仅环保,最重要的肥料二次利用还能助推当地农业发展。”
为助力该集团电气化养殖,凉州公司在项目前期主动对接走访,为企业制定了一套合理的全电养殖方案,实现了喂料、饮水、通风等养殖“全电气化”。期间,公司常态化为企业检查线路设施、排查用电隐患,及时解决企业用电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电养殖对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千万不敢停电,这几年幸亏电工师傅随叫随到给我们解决用电难题,我们集团能有这么好的发展,供电公司功不可没。”说起电力的服务保障,张帅眼里是满满的赞许。
全电景区擦亮旅游名片
“陈师傅,忙归忙操作时可千万不能用湿手控制电力开关啊!”5月10日,凉州公司古城供电所的员工周旭东、蔡兆春穿梭在凉州旅游打卡点——幸福山庄,对景区开展安全用电巡检时细心地叮嘱忙着烤全羊的大厨。
彼时,正在使用全电模式的幸福山庄内,人声鼎沸,室内全自动电烤箱上架着在高温灼烤下滋滋冒油的整只烤羊,诱人的烤肉香伴随着欢快的歌声弥漫了整个村庄。
“全电景区”是指将传统景区中的燃煤锅炉、农家柴灶等改造为电加热、电采暖和电厨房等,增加电能在景区终端消费中的覆盖比例,推进景区节能减排。古城镇小河村作为带动凉州区旅游发展的特色景区,其毗邻的幸福山庄、神泉山庄、杨家山山庄都已陆续实现了全电模式,在振兴乡村经济的同时,减少了碳的排放,成为了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这几年,我们以减碳减排助力‘蓝天保卫战’为己任,大力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气,不断加大电能替代的力度,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我们也时刻不忘守护好家乡的青山绿水。”该公司经理表示。
今年,该公司对即将入驻凉州的产业项目用电及配套电网建设情况正在全面摸底。摸底后,将对有意向使用电能替代的客户开通绿色通道,推出全电“优惠套餐”,为入驻产业项目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以前烧煤不仅烟熏火燎价格还贵,电能替代后我算了一下用电比用煤一年下来能节省500多块钱,还省了掏炉灰收拾屋子的功夫。现在我们村里磨饲料有电磨、浇地有电泵、闲着还可以骑着电动车去市里转一圈,日子美得很。”古城镇的村民姚桂枝说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凉州公司将加快电能替代作为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之一,全力推进全电养殖、全电景区及各类电能替代项目,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目前,该公司累计替代电量910.38万千瓦时。清洁、绿色电能的替代推广,正在让美丽的凉州天更蓝,水更绿,发展更轻碳。
责任编辑:王安琪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