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在湄洲岛投运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2022-07-25

  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朱玉森 朱清霞 报道 7月20日,全国首个“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在湄洲岛投运,助推生态低碳岛建设,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如何构建台区级微电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今年3月中旬,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启动“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项目,加快推进从湄洲岛轮渡码头到宫周片区的5个台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并将5个台区在直流侧互联形成环网,利用柔性互联装置多个端口功率均可控制的特性,把分布式光伏发出的直流电就近提供给周边的居民负荷,并且优先保障直流充电桩用电。

  “如果宫周片区的朝宫街,在旅游黄金季出现用电突增时,它就可以将轮渡码头光伏发的电‘调剂’过来使用,实现多个10千伏线路、不同台区之间的电能循环和互济使用,为各类大型活动用电增加一道保险。”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徐旖旎说。

  据介绍,过去光伏板发出的直流电送到用户端,比如汽车充电桩,需要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最后再变成直流电才能使用。这个传输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电源损耗。“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的建成能有效解决了电能损耗问题。

  与此同时,该项目还在电力调度系统基础上,建立“网—车”互联系统,通过系统合理调度,使移动储能车、V2G电动汽车共同参与到电网的功率调节中,实现多能互补、时空互济、能量均衡等效果,电动汽车可以参与到电网调节中来,建立电网运行的新模式。当微电网全停时,移动储能车还可以替代柴油发电机为电网黑启动建立初始电压,带动分布式光伏为微电网供能。

  “项目共有5项国内首创,3项技术领先,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构建台区级微电网的创举。”该项目负责人蔡哲介绍,在建设“双碳”示范海岛中,湄洲岛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的比例正逐渐提升。截至目前,湄洲岛共建成22个光伏发电项目,累计装机容量约1329.5千瓦,年发电量160万千瓦时,加上来自忠门的风电,目前岛上每2度电就有1度电来自清洁能源。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海岛建设的落地示范场景,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和深度探索价值。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Copyright © 2001-2022 中国能源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能源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2000]232号。京ICP备150173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238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21 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告直拨:江蓬新 010-5223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