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东供电:“百日攻坚、基层赋能”精益线损治理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锐峰 报道 “一直都在人工筛选,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这次终于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便利对线损分析了!同期线损分析应用工具分析发现,冯记沟变512三道井线李新庄5号公变,一块计量表计零线有电流火线没电流,计量异常,这也是通过工具数据分析后发现的。台区日线损达标率提了两个点,有成效,我们更有干劲儿了。”冯记沟供电所计量人员说。
近日,宁东公司互联网办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构建线损大数据智管辅助平台,做到异动问题归类、划范围,意在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了电能损耗,压降人工成本,提升了线路与台区线损指标,用电网数字化的搭建落实数字赋能“百日攻坚”专项工作。
互联网办协同发策、营销、运检、调度、区县公司等多部门制定信息化建设目标,整合线损业务痛点,形成需求目录。通过单位实际调研,明确厘清配网线路同期线损数据问题,使得线损数据稽查有据可循。一是梳理线损识别算法,构建判别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以信息系统标准化的编码设计、架构设计、功能设计等技术为支撑,整合线损异常识别算法,构建线损分析平台,实现线损与电量异常预警与监测,快速形成线损异常指标稽核结果,服务于降损辅助决策,提高线损智能化管理水平。二是发挥分析工具优势,优化作业模式,形成基于持续日的线损不达标原因分析。协同对每日线损不达标的台区、线路进行分析,针对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整改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线损整治,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精细化、集约化与数字化“三化合一”。
通过运用互联网办牵头设计开发的“同期线损数据监测分析及深化应用工具”,近期共发现台区日线损异常数据39条(采集与同期系统不一致)、疑似窃电用户24户、日线损不达标线路6条,工具+人工方式开展线损分析治理工作。
图一:同期线损与采集线损差异性分析界面
图二:低压用户窃电分析界面
图三:线路30天明细数据界面
目前,已整改34条,整改率87.18%。台区日线损达标率从11月30日的95.80%提升到12月13日的97.05%,提升1.25%;并利用工具开展配网线路日线损监测发现6条线路不达标,12月16日,同期系统日线路线损均为合格线路。
互联网办将依照宁东电网负荷特性进一步优化应用工具,横向协调业务管理部门推广应用,协助做好实际案例经验辅助积累,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基层数字化赋能“百日攻坚”,业务问题梳理及常态化治理机制建设,同时结合RPA机器人应用特点完成最终用户手动操作流程自动化,使数字化成果在基层赋能中不断发挥价值,并紧紧依托信息化手段,帮助公司实现降损增效工作目标,为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