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2016年电力行业舆情报告

来源: 时间:2021-05-27 14:36

  2016年电力行业舆情报告

  一、行业舆情综述

  2016年,电力行业舆情信息量明显增多,舆情传播渠道也发生了改变电力行业舆情重灾区主要集中在环保问题、贪污腐败、电力安全、供电服务方面。从舆情传播渠道来看,网络媒体仍是电力行业舆情事件曝光的主要渠道,自媒体在舆情事件中的舆论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整体来看,

  本报告数据基于中电传媒舆情监测系统相关信息,按照舆情事件关注度和对企业的重要性,筛选出30个事件作为热点舆情事件的样本(见表3)进行分析,通过对这30个舆情事件的舆情类别、爆发区域、月度传播趋势等维度进行分析,呈现2016电力行业舆情的基本情况特点,为企业提供参考。

  企业与政府协同应对,及时了解民意,力促信息公开透明

  二、行业舆情盘点

  表1 2016年电力行业舆情热点排行TOP30

  序号 月份 首发媒体 事件 媒体报道量(条)

  1 10月 新华社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一审被判死缓 1260

  2 10月 京华时报 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原司长郝卫平受贿获刑 755

  3 8月 京华时报 北京开往深圳一高铁停电上千人被困 556

  4 8月 新京报 湖北一热电厂爆炸21死 233

  5 9月 京华时报 凉山贫困村按灯收电费 218

  6 9月 京华时报 台风“莫兰蒂”使厦门电网受到毁灭性重创 196

  7 11月 新华社 云南电网公司原总经理廖泽龙被调查 164

  8 6月 京华时报 西安变电站爆炸起火大面积停电 162

  9 5月 福建日报 中国华电集团泰宁池潭水电厂工地因山洪暴发引发泥石流 134

  10 6月 澎湃新闻网 云南昭通供电局被指救灾作秀 122

  11 7月 中国经营报 检方指控“能源五虎” 行贿方涉多家发电集团 114

  12 5月 人民日报 暴雨致广西阳朔大面积停电 109

  13 8月 中国江西网 青云水厂供电线路故障南昌城区多地停水 75

  14 7月 每日经济新闻 云南拟降新能源上网价 15家国企联名反对 68

  15 7月 每日经济新闻网 光伏电站违规用地屡禁不止 中电投旗下项目被罚14万 65

  16 5月 新华网 内蒙古一煤化工企业用3辆罐车向村庄偷排污水 60

  17 7月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评国家电网电e宝:抢市场不能靠垄断 57

  18 2月 《财经》杂志 能源局原副局长许永盛被控受贿561万当庭否认 56

  19 4月 央视网 甘肃千亿风电基地停摆 各方打小算盘推卸责任 52

  20 4月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国家能源局官员违规乘坐飞机头等舱被处分 45

  21 3月 中国经营网 “电老虎”梁波自杀未遂 全盘否认受贿 44

  22 1月 经济参考报 生物质电企乱象频出 戴环保“帽子”套取财政补贴 30

  23 7月 中国新闻网 云南5家电力企业违规发电被罚350余万元 30

  24 8月 人民网-能源频道 能源局:锦苏直流等八项典型电网工程存在未批先建等问题 25

  25 8月 澎湃新闻网 甘肃新能源发展政策引质疑 或涉嫌违法违规 22

  26 5月 南国都市报 万宁供电部门私伐上百棵大树 18

  27 4月 中国新闻网 河北:农业改造项目未用指定高价设备 电力公司拒供电 18

  28 7月 燕赵晚报 河北泊头供电公司人员和村民发生冲突 警方介入调查 14

  29 9月 民主法治网 国家电网邯郸公司连续发生7起电力死亡事故竟无人被问责 11

  30 1月 中国新闻网 男子外出路上触电身亡 供电公司赔偿10万余元 7

  (说明:舆情热点排行媒体的报道量进行排序监测周期:2016.1.1-2016.12.31数据来源:中电传媒舆情监测室

  三、舆情传播特点分析

  加图

  1、舆情类别中,哪类舆情多发占比较多煤化工成为舆情高发地

  2、从舆情爆发区域来看,电力舆情预警地图

  中电传媒舆情监测室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和主流网站信息的广泛搜集,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50个热度较高的舆情事件。具体来看,全国性的涉旅舆情共9起,台湾涉旅舆情1起,香港涉旅舆情1起,其他39起分布在四川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另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热点涉旅舆情,或事件热度较低未能入选。

  3、全年月度舆情传播趋势图

  4首曝媒介

  2016年上半年,安徽网络舆情事件的首曝媒介以新媒体为主,63%的网络舆情事件是由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曝光,然后传统媒体跟进形成的。显然,有一些事件倘若不通过网络,影响往往只能囿于一地;而借助于网络,它们就可能迅速演变为有着巨大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件。

  四舆情案例分析及点评

  电力行业舆情应对是指涉事企业通过及时响应、信息发布联合各方力量,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化解舆情事件,消除不良影响,引导舆情向良性发展由于供电服务、环保问题、电力安全等方面舆情关注度和参与度,处理不当极易发酵成为全国性热点舆情事件,增加企业舆情应对的难度,影响企业形象。因此,增强电力行业舆情应对能力,对于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以上30起舆情事件归纳和总结,并按照事件反映及时五个指标进行舆情应对点评

  1部分企业舆情应对缺乏主动回应意识

  据京华时报928日称,金阳县依达乡嘎格达村不按村民实际使用度数收费,而是按村民家照明灯个数计费,每个灯每个月收费高达40元。据称,该村只有一个总电表,但一些村民偷电严重,导致村里总用电度数增加,于是按照每家每户灯的数量收取电费。此事引发媒体和网民的质疑媒体发表多篇文章进行评论,其中,央广网评论称,电力供应有统一的计价标准,对贫困村来说,用水用电更是基本的扶贫保障。按灯收费折射出的是不负责任的懒政。据监测室统计,针对该事件,媒体的评论和报道达200余篇。面对高热的舆情态势,当地的电力部门并未做出任何正面回应和表态,给公众留下不作为的负面印象。

  此外,京华时报13日报道称,12日上午,由北京西开往深圳北站的京广高铁G79次发生停电故障,车厢内上千人被困在车内共持续近2小时,车内将近40度,部分乘客发生不良反应。北京铁路官方微博通报称,昨天上午1147分,因邯郸市供电公司管辖的辛肖线220千伏上跨京广高铁电力线脱落,造成京广高铁邯郸东至安阳东间设备故障,经全力抢修,1407分恢复供电,列车运行秩序正在恢复。针对此次故障晚点事件,面对民意呼声,涉事主体邯郸供电公司并未做出任何正面回应和解释,这种沉默的应对方式加剧危机的扩大无法赢得公众好感。

  2、部分企业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622日,云南昭通网友爆料,昭通供电局微信公众平台21日发布一则救灾图片,称电力公司员工“背着行动不便的老百姓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照片中的“老百姓非受灾群众,而是交通局的职工”,网友质疑此照片为干部背干部“作秀”。22日中午,昭通供电局发布致歉信称,照片系宣传人员误发,相关宣传图文已被删除,已对当事人提出批评教育,并向社会公开致歉。本次事件中,昭通供电局重视网络舆论,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有效的进行了责任切割,从而避免了负面舆情的进一步发酵。在灾害处置中,企业的一举一动极易被围观,一旦被舆论放大,就极易引发舆情危机,建议企业官员时刻警惕自身的言行举止,避免成为舆论事件的导火索。此外,微信公众平台相较于其他信息发布载体,更为开放和高效一旦所发布的信息失实、失准,便更容易被“关注者”迅速捕捉并放大,因此,企业应提高媒介素养,加强舆情发布、信息公开环节的管理。

  3及时进行切割切割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2016862015分,南昌市青云水厂由于供电线路出现故障导致停产,导致南昌城区多地出现大面积停水,百万余市民用水受到影响。至715时专线电缆抢修完成,才逐步恢复供水。7日早,南昌水业集团官方微博发布信息指出“供电线路故障导致停产”,试图将故障原因引向供电方。国家电网南昌供电公司随后立即在官方微博上做出回应澄清“水厂停电不是变电站检修,而是水厂内部供电设备故障,南昌电网公司110千伏一交变供电正常,是用户资产出现故障,公司正积极协助抢修”。直到712时,南昌水业集团官方微博才明确使用“我司青云水厂内部产权供电线路(水厂至一级泵房取水口供电线路)因外力破坏导致停厂”接受事故原因。南昌供电公司相关人员透露,青云水厂的工作人员不知道电缆埋在哪里,也不清楚是哪里被挖断了,停电前后,青云水厂从未联系过供电部门,供电公司全力协助水厂抢修。截止目前该事件调查仍在进行中,事故责任还未划分,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南昌市安监局、南昌市监察局三方均介入事故调查。本次停水事件中,供电公司在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澄清产权责任关系,有效化解了负面舆情危机。

  4部分企业舆情应对经验不足未能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58日凌晨,强降雨导致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发生山体滑坡,中国华电集团所属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项目部办公楼和工地宿舍被埋,造成35人遇难。事件发生后,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和转载,媒体除了报道事故现场、伤亡人数、救援情况外,有关厂房选址问题也受到媒体的追问,引发舆论热议。当日21时许,福建泰宁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网上质疑的水电厂办公楼和生活营地等选址问题,华电集团福建分公司总经理李立新回应称,办公楼30多年来未现灾害,生活营地选址搭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此次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连续的暴雨所致。事故原因的公布,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质疑,红网以“山体滑坡背后是否有‘责任滑坡’”发文称,根据官方的通报,选址是经过严格考证的,搭建过程也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因而断定此次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连续的暴雨所致。官方的通报侧重点似乎是在向民众告知降水量是怎样的超常,丝毫未见对工作的检讨和反思。事故发生在8日凌晨5时许,而泰宁县气象台8日上午8时才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当地的信息平台有没有及时告知,有没有组织群众及时撤离?就地方官员而言,其责任不仅是信息的及时发布,更重要的是亲临一线关注群众安危,及时疏导群众。此外,红网还发文称,“30年没事”就成了安全证明?这句话背后还是带有某种对公共安全的忽视,还是在用过往一成不变的旧思维去应对瞬息万变的自然环境与灾害。作为公共管理者,不要再用“30年没事”来作为公共安全管理的万灵丹药,而是要用不断升级的公共服务来确保民众生命安全,这才是真正的安全底线。从此次企业的舆情应对来看,企业反应速度比较及时,但把事故原因归咎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欠妥当,有推卸责任之嫌。目前,调查结果还未出来,建议企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做好善后安置和赔偿工作,减少舆论非议。同时,还应加强防灾避险技能培训,努力提高防灾意识。

  中国新闻网28日报道称,同一公司生产,同一标准型号的供电计量箱,经过供电公司指定的公司销售需要4.8万元一台,而施工企业从厂家拿货,每台只需要1.8万元。如果不使用高价的用电设备,供电公司则拒绝供电。河北省滦南县一农业用电项目的施工负责人称,滦南县供电公司要求统一使用中兴公司提供的计量箱。可同一公司生产的同一标准型号的产品,从生产厂家拿货,每台计量箱只需要1.8万元,但从中兴公司拿货,就需要4.8万元。因为没有使用中兴公司的供货,虽然我们的设备已经按照要求全部安装到位,但滦南县供电公司一直拒绝进行验收,也就不能供电。针对施工方的质疑,滦南县供电公司副经理王汝涛表示,为确保计量稳定,他们和生产厂家都有协议约定,中兴公司是国家电网冀北公司的集体企业,他们提供的货源能够保证(计量不造假),所以计量装置必须由中兴公司提供,施工方必须使用他们指定的中兴公司提供的计量箱,他们才会验收。

  928日,民主与法制网报道称,今年6月以来,河北省邯郸市连续发生6起电力人身伤亡事故和高铁停电事故,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当地群众认为,电力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及时维护整改、年久失修、电力设备老化、采购不合格或不达标的劣质电力产品设备造成三级漏电保护失控是主要原因。据了解,国家电网邯郸公司及下属公司与事故受害人及家属签定补偿协议时,都想方设法把事故认定为自然灾害所致的不可抗力。如果不认同这个条款,将得不到补偿金。他们往往拉上受害人的亲戚、拉上政府部门、公检法部门的方式,迫使受害人家属承认事故认定结论。

  53日,凤凰网科技频道以“国家电网推广“电e宝”微信支付宝将无法缴电费”为题发文称,国家电网于近期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各地推广国家电网自有支付平台“电e宝”,确立“电e宝”在线上交纳电费的主导地位。文章同时援引一国家电网相关人士的话称,国家电网打算逐步取消第三方支付渠道,目前确定的过渡期为3个月。该文当日被转发近80条,有关“微信支付宝不能缴电费”的消息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引发行业内外热议。网民普遍认为这是典型的垄断经营,强烈反对这种违反市场经济的做法。还有观点认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培养了人们线上缴纳电费的习惯,当人们已经接受并习惯在网上缴费的时候,国家电网通过一张文件强势宣布,它即将抢夺甚至独占用户。这不是合理的市场竞争,只是简单蛮横的行政干预。针对网络上国家电网将“封杀”微信、支付宝消息的热议,54日晚间,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回应称,不会封杀微信、支付宝,“电e宝”推出后,通过社会化第三方支付渠道缴费的客户仍可选择原方式不变。对此,电力行业法律专家展曙光分析称,封杀微信、支付宝这种傻事,国家电网是绝对不会干的。这有可能是国家电网借势营销的一种策略,营造一个争议话题,让‘电e宝’成为焦点迅速进入社会公众的视线,并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本月,有关国家电网自有支付平台“电e宝”持续受到舆论热议,国家电网的“辟谣”并未打消公众对“电e宝”推广方式和未来前景的疑虑。如法治周末发表评论称,“电e宝”的意义如果仅仅在于多了一种缴费渠道,并没有优势可言,也难以承载电力服务实践“互联网+”国家战略的重任。还有媒体指出,国家电网上线“电e宝”,打着“交电费”服务的幌子,实为推广相关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如P2P理财。此外,在用户体验方面,齐鲁晚报报道称,很多用户表示注册不便、充满“山寨味”,给出了“一星”评分。最大的担忧是,“电e宝”的口子一开,“水e宝”、“视e宝”之类的各种官方收费APP会不会扑面而来,“电e宝”开了坏头。预计,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电e宝”的推广方式、运营状况等将继续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建议企业结合公众的质疑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引导舆情向良性发展。

  早在20165月期间,国家电网要推出“电e宝”就引发了的舆论的热议,时隔2个月,关于“电e宝”的争议并没有停歇,7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性文章《人民日报评国家电网强推电e:“抢市场”不能变为“圈市场”》又将“电e宝”推向舆论的旋涡。人民日报评论称,推出一款支付产品,是为了方便用户,而不是“画地为牢”“非我不可”,通过强行“圈市场”赢得用户数量的一时猛增,绝非长远之计。文章把“电e宝”没有得到预期的支持归为两个原因,其一,过多的同质化竞争行为造成资源的浪费。其二,“电e宝”存在无法发送验证码、注册总是失败、一些功能需下载附加软件才能实现等问题,用户体验较差。还有舆论质疑,现在仍可用其他支付渠道缴费,但将来很难保证一些家大气粗的企业不会借助市场垄断地位来强推自己的支付平台。建议企业针对舆论的质疑,有针对性的进行回应,在产品设计方面找准定位,积极进行创新,提升用户体验。

  新华网近日报道称,盐城建湖一微小企业投诉称,5年来被供电部门累计罚款“力调费”5万多元,而供电部门从未来过一个电话。国网建湖供电公司对此回应,是由于客户无功补偿设备损坏,功率因数不达标,从而产生力调增收电费,对该用户,立即安排客户经理上门服务,进一步沟通解释,争取客户理解。如果没有我公司的人员善意提醒,客户还要持续缴纳该项电费开支。当前,部分小微企业对电价相关政策了解不多,尤其是对“两部制”电价、基本电费、力调电费等存在疑惑,由此引发的用电成本的增加,极易引发用户的不满,可能导致舆情事件的发生。因此,建议公司主动优化服务,对每个用户用电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向客户介绍当前管理重点和注意事项。针对该事件,连续被收取5年力调费,舆论对供电公司服务产生质疑,建议公司积极主动帮助用户检查了相关用电设施,完成了无功补偿设备的更换工作,争取客户理解。

  727日,石家庄日报报道称,泊头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泊头市莫家八里庄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其大门前安装了一台高压变压器,因变压器安装位置影响车辆进出院内,且存在安全隐患,村民及家人多次与电力公司相关部门交涉,要求移除已安装好的变压器,但都未能解决。710日,因村民再次要求挪动变压器双方发生肢体冲突,目前泊头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鉴于大村民对电力设施存在误解,建议公司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与村民进行积极的沟通,并给予适当的补偿,此外,还应进一步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工作阻力,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中国产经新闻报近日报道称,南方电网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强制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新建住宅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维护费。“供电局垄断供配电设施建安工程、供配电配套费未向交费人征求意见、未举行价格听证…”房地产开发企业表达了对收取供配电配套费的不满。目前,南宁市工商局做出回应已立案调查,调查处理结果将会进一步反馈。前不久,《人民日报》就企业用电成本进行了调查,企业普遍反映电网公司收取变压器基本电费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的一大负担。此外,为减轻大工业用户基本电费负担,发改委近日还发布了《关于完善两部制电价用户基本电价执行方式的通知》,这项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降低全国约60万户大工业企业基本电费负担。目前,降成本作为今年五大经济工作任务之一,已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在供给侧改革的部署中,电力以及其他领域的“降成本”将是大势所趋。

  3部分企业舆情应对迟缓

  内蒙古一煤化工企业用3辆罐车向村庄偷排污水

  从舆情承压度来看,宿州医生“借尸骗保”、蚌埠“于英生冤案”、阜阳“强拆现场群众哭干部笑”等事件,对当地政府形象造成较大伤害,也让当地官方尝到负面舆情“泰山压顶”的苦果。

  五、舆情风险提示及应对建议

  1、风险提示

  根据前三部分的分析情况进行总结然后说风险提示

  1.第一个风险提示。简单解释一下

  2.第二个风险提示。简单解释一下

  根据存在的风险,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给出以下建议:

  1.企业生产方面。。。。

  2.舆情公关方面。。。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信息量和传播速度不断加大。从近两年电力行业的舆情环境来,节能环保、安全生产、国企改革、电力改革等方面是舆情爆发的重点领域,其中环保问题最为突出。环保问题极易被舆论关注、炒作形成负面舆情,如处理不当,对企业的形象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环保问题带来的舆论压力,建议企业正面积极应对,保证公众的知情权。针对媒体通报的各类污染问题,主动进行改造治理,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加大正面信息的宣传力度。另外,还应做好媒体公关工作,与媒体进行积极沟通。对于某些媒体刻意的不实报道,必要时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平台已成为央企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平台,建议企业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回应舆论期待,展示社会责任担当,让公众对企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提高企业声誉。

  明年舆情热点将继续聚焦在电力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方面,建议企业密切关注政策走向,充分利用好电力体制改和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利好,积极加强正面宣传,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舆情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维护企业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