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5-20 16:16
李永鹏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杨家山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过去,村里没有产业,村民种地靠天吃饭。2015年,杨家山村成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定点帮扶村,国网青海海东供电公司开始选派员工到杨家山村驻村帮扶。九年间,海东供电公司先后选派三名员工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基础完善+光伏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帮助杨家山村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
光照充足,村里有了光伏产业
5月10日,走进杨家山村后山,纵横排列的光伏板在春日暖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供电员工在光伏电站排查隐患
“这1800元的‘阳光款’是我2023年在村里做保洁员挣来的,过年置办了好些年货。”71岁的杨芳林说。他口中的“阳光款”是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所产生的收益。2023年,杨芳林通过打扫卫生攒了36个工时积分,通过兑付工时,拿到了1800元的光伏收益。
许建杰向村民发放光伏电站收益
杨家山村地处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山坡有大片闲置土地。2017年,在第一任驻村“第一书记”许建杰的奔走联系下,国网青海电力在杨家山村投资建设了300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电站累计发电269.913万千瓦时,收益已达202.43万元。
光伏产业让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村庄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杨家山村村民靠高原阳光吃上了“阳光饭”。村民杨文元一有空,就会到村里的上梁山走走。他说:“光伏电变成了手里的钱,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电站建起来后,我们设立保洁、护林等公益岗,安排生活较为困难的村民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将4成收益以工分兑付的方式发放给他们,实行按劳分配。剩下6成收益用于发展村集体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现任驻村“第一书记”赵隆元说。
同时,海东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助力杨家山村光伏电站后续运维,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设备清扫等义务活动30次,有效保障了电站稳定运行,年发电量不低于43万千瓦时。
“截至2023年年底,光伏电站已为村集体带来了120万元的收入,2024年这个数字有望继续更新。”看着杨家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家山村党支部书记杨维民脸上满是笑容。
修缮村道,打通农产品销路
“路好走了,我们上下山方便了,开着拖拉机走山路心里也不犯怵。以前,村里没有人愿意接拉东西的活。现在,我自己都可以开车进城了。多亏了之前驻村的王书记,他虽然卸任了,我们始终记着他的好!”4月20日清晨,杨家山村村民杨富英下山采购种子化肥,看着拖拉机驶过的水泥路,杨富英连连夸赞。他口中的王书记是国网青海电力派驻杨家山村的第二任驻村“第一书记”王仕浩。
2022年8月,受连续多日的大暴雨天气影响,杨家山村村路被雨水冲毁,有4处路段出现滑坡和塌陷,村民出入受到影响。
王仕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里老人多,收入有限,让村集体或者村民筹资修路并不现实。于是,王仕浩第一时间向海东供电公司求助,并与村委和村民代表商议了村路修缮及施工事宜。
2022年9月中旬,在王仕浩的努力和村民的支持下,杨家山村村路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施工期间,王仕浩每天都在现场监督工程质量,抢抓施工进度。十几天后,300多米长的新道路建成,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修好路,兴产业,增收入。2023年,杨家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44万余元。
此外,海东供电公司持续开展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杨家山村户均容量达到3.37千伏安,户户通了动力电,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82%,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电安全可靠。
积分激励,村民干事活力足
“给我兑一桶菜籽油。”5月8日,杨家山村村民杨元朝来到村里的“电力爱心超市”兑换积分。“供电公司不在村里办起了‘电力爱心超市’,引导村民参加村集体活动,带动了大家共建美丽乡村的积极性。”杨维民说。
村民在“电力爱心超市”用积分兑换物品
杨家山村“电力爱心超市”有日用百货、粮油副食品、学习用品、文体用品、捐赠物品等5个类型46种商品。该“电力爱心超市”由海东供电公司建设,2022年6月投入运营。村民通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乡村治理等获取积分,并在超市兑换物品。
为了建设好、运营好杨家山村“电力爱心超市”,第二任驻村“第一书记”王仕浩和村两委一起深入调研,充分结合杨家山村在美丽乡村治理建设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将基层治理事务细化为33项积分清单,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此外,海东供电公司党委组织乐都区供电公司党支部与杨家山村党支部持续深化党建结对共建,通过组织共建、阵地共建、志愿服务活动等,共同运营“电力爱心超市”。
截至目前,杨家山村组织开展卫生整治、思想教育活动30次,“电力爱心超市”累计发放爱心积分68706分,村民们已兑换价值68706元的物品。
杨维民说:“‘电力爱心超市’投运以来,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热情明显被调动了起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更好开展了。”
如今的杨家山村,电足了,路宽了,房子新了,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光伏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了。村民干事有动力、有心气,齐心协力共建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