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物

南方电网公司缪新萍:夯基稳步数据引领 由数据提供方向“数据商”华丽转身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5-15 07:09

朱颖琪

  第一次见到南方电网公司劳模缪新萍博士,是在她录制国资小新国际妇女节特别节目《“她的‘办公桌’藏着星辰大海”》,她作为南方电网公司代表讲述了贵州电网从数据提供方向“数据商”转型的故事。她说起电力数据管理工作侃侃而谈,这份激情与自信的背后是她近10年的探索之路。

  初识“数据资产”价值

  2016年是缪新萍进入贵州电网信息中心的一年。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缪新萍博士,她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以后她就是我们数据大家庭的一员……”数据应用部总经理很高兴部门来了一位“高材生”,数据要素的重任就此落到她身上。

  “我博士主修军校教育评价专业军事学,对于数据要素基本不懂,这样一个任务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作为军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绝对忠诚’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成为我入职2年的主旋律。”

  数据资产管理工作不仅是对于贵州电网,甚至全国而言都是“新兴业务”,没有先例、没有先驱,缪新萍成为了全国数据资产领域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再探“数据商转型”之路

  “电力行业首个数据认责方法入选行业优秀案例给我很大的鼓励,这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通过先行先试,我们了解到全国数据资产管理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极度缺乏,国家层面已经清晰地给出数据资产定位—‘谁掌握了数据,谁将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必须从数据认责溯源到管理标准都做好前瞻性、全局性的思考”。

  2022年,缪新萍团队打造全国首个“电力数据专区”,助力贵州电网取得全国首批“数据商登记凭证”、全国首张“数据要素登记凭证”,贵州电网从数据提供方到数据商转型之路,雏形初现。

  “以往我们手握大量电力数据,无论是政府还是系统内部各单位需要的时候我们就从系统导出来给他们,那个时候我们就是一个数据提供方,显然,这是不符合数据要素发展要求的”2023-2024年正值南方电网数字化转型攻坚关键期,缪新萍带领团队争取到全国首个“能源行业数据要素OID子节点”授权,实现数据交易零突破,对外打造“电力数据要素流通样板”,助力贵州电网实现从“数据提供方”向“数据商”转型,并顺利通过全省首批“数据要素型企业”认证,获得贵州省政府书面表扬。

  终行高质量“数航”引导者

  “管理工作一定是要参照成熟模型来进行,一个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绝对不是自我感觉或者是想当然。当我们将数据梳理成一道一道流水线的时候,就必然需要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认证评估来量化这个工作的‘度’”。

  缪新萍作为专班负责人,组织贵州电网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认证评估,面对评估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覆盖面广等重重困难,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贵州电网数据管理能力由稳健级向量化级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她先后2次带领专班集中攻坚克难,多方统筹协调,对标国标,累计完成8个能力域、28个能力项、445个条款的对标提升,找差距、补短板、建亮点,历时11个月,累计收集、完善及汇编资料8000余份,高质量统筹组织完成贵州电网数据管理能力提升建设工作,助力贵州电网成为全国首批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3级评估企业、省内首家通过4级评估的能源企业。

  “做的对不对,要让专家来点评;做的好不好,要让业务来评价。我们要让数据释放价值,就必须要让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数据负责。”

  紧贴业务痛难点,开展顶层设计,缪新萍牵头首创行业内首个数据认责方法和工具,发布首个数据认责团标。实现数据认责到岗到人,获得业务部门好评。近年来数据认责覆盖率、认责执行率、问题数据整改率均达100%,树立了“人人对数据有责”的良好氛围,盘活数据资产,激发数据在企业内部价值。

  如今,缪新萍致力于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担任全国信标委大数据标准工作组、电力行业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南网公司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组、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等8个工作组成员,积极为贵州电网发声,争取多个标准编制支持,为企业创新注入新活力;累计参与国标、行标等20余项数据标准及重要管理制度编制;助力提升贵州电网在标准领域话语权及影响力;参与全国信标委多项重点研究课题;基于前期标准实践工作,为贵州电网获得全国信标委“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做出突出贡献。

  道路不仅是两地的物理存在,更是目标朝着更高目标的探索与追求。当前南方电网公司正处在数字化转型迭代更新的关键期,作为数字化转型主战场,贵州电网公司信息中心将数字化思维领航业务工作,抓好数据治理和数据模型的专项工作,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作用,在科技发展浪潮中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和凸显转型价值。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