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5-08 16:15
揭金旺 温靖铭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无数驻村干部扎根基层,用汗水与智慧书写动人篇章。来自南方电网广西玉林陆川供电局的吕汉坤,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自2015年进入企业后,他不断成长,2021年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连续两届投身驻村工作,在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定点帮扶的陆川县良田镇石垌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谱写了一段充满成效与感动的奋斗故事。
建强支部,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面对石垌村1.2万人口的庞大体量,吕汉坤深知,想要实现村子的发展,必须拥有坚强有力的党组织。驻村后,他将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在思想引领方面,主动担当宣讲员,累计开展各类宣讲45场次,覆盖约2400人。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党的政策理论走进千家万户,营造出浓厚的乡村振兴氛围。同时,他积极推动结对帮扶共建,组织公司系统4个党支部与石垌村党委结对共建,借鉴公司全面从严治党的先进经验,以规范动作推动党组织建设。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石垌村党委从“后进村”党组织成功晋级为自治区“三星村党组织”,不仅凝聚了脱贫致富的强大合力,也让党群关系更加紧密。
2024年3月8日,驻村第一书记吕汉坤带领村干部到基地协助辣椒采摘出货。林锋 摄
发展产业,蹚出村民幸福致富路
石垌村大部分青壮年都是外出“珠三角”打工,留守老人儿童高达2000多人。在一次入户走访时,吕汉坤看到一名6岁小男孩在奶奶怀中哭着要视频里的父母接他放学的场景,深深触动了他,让他想起儿时留守的自己,也坚定了让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的决心。
2024年10月11日,陆川供电局团员青年到良田石垌村白丝瓜种植基地开展助农粮食丰收志愿服务活动。温靖铭 摄
为此,吕汉坤带领村“两委”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振兴,着力带领群众发展“陆橘红”产业链,探索致富增收前进道路。石垌村有一个占地1600多亩的橘红基地,想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在村里面橘红种植产业成熟后,吕汉坤带领村“两委”干部到化州取经,争取县财政专项资金670万元,成功引进橘红深加工项目,发展橘红深加工产业链。石垌村正以“党旗红 橘红香”为党建品牌,依托“陆川橘红”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品牌优势,石垌村山心橘红基地与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相邻的地理优势,打造玉湛茂经济协同发展中心村。在广东制造业转移之际,吕汉坤又带领村“两委”成功引进电子科技、纺织加工等5家工厂落户石垌村。这些举措带动了300多名村民就业,有效解决了约580名留守老人儿童的问题,让曾经的“千元村”华丽转身为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的“富裕村”,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节节攀升。“现在我可以在家门口每月挣3000元,还能给孩子们辅导作业了。”38岁村民江必燕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用心服务,打造和谐宜居新农村
驻村期间,吕汉坤走遍了石垌村的每一户人家,建立起覆盖1.2万人的防贫监测网,落实惠民补助超千万元。无论是村里的大事要事,还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他都用心去管。2022年4月底,村民李建忠自己种植的十几亩辣椒受疫情影响成熟了却没有商家前来收购,便向吕汉坤诉说了他的“着急事”,吕汉坤第一时间通过联系超市及后盾单位食堂等销售渠道,不到一周就解决5000多斤辣椒滞销难题。村里的小学路段年久失修,雨天时学生出行十分受困扰,吕汉坤充分整合后盾单位帮扶资金12万元建设了石垌小学至清浦二级“南网路”,解决了石垌小学980多名师生出行困难问题。2023年6月,村里的白石片区主干道路涵洞经过山洪的冲刷后,涵洞整体脱落,给1200名村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吕汉坤联合石垌村党委和后盾单位党支部,更换上了新的涵洞,消除了涵洞塌陷的安全隐患,赢得了村民的一片好评。此外,他还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建设两回10千伏线路,保障村民用电,使户均配变容量提高至2.38千伏安,并为村民提供电力服务约300次;还组建春耕服务队,接送孩童80人次,解决问题诉求130多项,调解矛盾纠纷140多起。如今的石垌村,道路宽敞,路灯明亮,村民们的笑容愈发灿烂,展现出乡村振兴的崭新风貌。“吕书记来后,电压稳了,晚上走夜路也不怕摔跤了。”村民谢文庆指着新装的路灯连连称赞。
四年来,在各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吕汉坤在驻村工作中收获满满,荣获自治区向上向善青年榜样、南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南方电网公司个人三等功等称号。2023年5月,他还登上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平台,分享在石垌村的驻村帮扶经验。站在新的起点,吕汉坤表示,将继续贯彻落实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信念,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奋勇前行,为新时代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