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将军手枪忆忠魂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1-04-07 10:13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题:将军手枪忆忠魂

  新华社记者邹大鹏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做亡国的奴隶,还是用生命去抗争?

  东北烈士纪念馆里,静静陈列的一把手枪,就是当时最有力的回答。

  此枪为国家一级文物,美国造,马牌,长20.5厘米,重1.2千克,枪号80292。这把手枪的主人是赵尚志,东北抗联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与杨靖宇并称“南杨北赵”。

  1908年,赵尚志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1925年进入哈尔滨许公中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白山黑水,朔风割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历史上抵御外侮至为悲壮的一支部队——东北抗联,开展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不仅要以死相搏、突破日伪军层层围剿,还要直面挑战人类极限的恶劣生存条件,在极寒冰冻、缺衣少粮、弹药断绝中赓续民族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投身抗日斗争,历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等职,指挥了攻打五常堡、宾县和冰趟子伏击战等著名战斗。日寇对他闻风丧胆,无奈感慨“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悬赏万元通缉,叫嚣“一两肉一两银,一两骨头一两金”。

  日寇对赵尚志制定了恶毒的诱捕计划,侦知他在萝北、鹤立和汤原活动,令特务刘德山以收山货为名,寻找抗联并打入内部。

  1942年2月12日,凌晨。原计划袭击梧桐河金矿伪警察分驻所和警备队的赵尚志,背后遭遇刘德山的黑枪,腹部中弹受伤。他忍着剧痛回身用手枪连射两枪,当场击毙刘德山。伤重难行的他,将文件包交给战友并命令撤退。

  据敌伪档案记载,重伤昏迷被俘后,赵尚志仍不屈斗争。面对日伪军审讯,他怒目而斥,“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了祖国,还不觉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

  受伤八小时后,英雄血尽。残暴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请功,将遗体抛入松花江冰窟中。

  在残酷的斗争中,东北抗联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大多战死,仅军以上指挥员就牺牲30多位,占半数以上,有的身陷重围战斗到孤身一人壮烈牺牲,有的受伤被俘遭剜目割舌砍头,仍坚贞不屈。

  1948年,东北烈士纪念馆建馆,当地公安人员找到了赵尚志将军生前使用过的手枪献交,成为镇馆之宝。

  为纪念英雄,哈尔滨市新城大街更名为尚志大街,他战斗过的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他牺牲的村子更名为尚志村。

  将军血荐轩辕,转瞬已近八十载。抗联老战士李敏生前数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每次谈及逝去战友都泪流满面:“我们弹尽粮绝被日伪军围困了三天三夜,几个刚刚突围的同志忍不住趴在沼泽里喝泥水,结果没喝几口就被追来的敌人打死了。树皮、草根在最孤绝残酷时期,也成了‘奢侈品’;因为缺少子弹,每一粒枪弹和补给都要从敌人手中缴获,战斗时要同时背几条不同的枪;密营为防止暴露不能生火,许多战士生生冻掉了手脚……”

  然而,这些有名的和无名的英雄却从未退却,在黑土地上前赴后继,留下层层鲜血浸泡过的颜色,镌刻下“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的誓言,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回望历史,可以凝聚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东北烈士纪念馆讲解员的讲解中,人们或低首致敬,或凝神长思。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