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4-01-26 15:16
案例实施单位:国网泰安供电公司
案例主创人员:郭轶敏 刘勇 王海龙
案例实施时段:2022年8月1日~2022年10月31日
一、案例概况
2022年10月29日,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开展35千伏中天门变电站第二电源工程电缆敷设工作,200多名电力“挑山工”沿着泰山山脊把1根长203米、重3.8吨的电缆挑到了中天门。该施工场面恢弘,加之泰山作为五岳独尊,具备很高的关注度,极易被受众接受,并被广泛传播。同时,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了“绿色+智慧”施工理念,在实现泰山供电可靠性提高的同时,避免了对景区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正面策划宣传,展现电力企业将生态保护理念深植电力工程建设,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期获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认同。
二、思路创新
在此次《3.8吨电缆上泰山》主题宣策策划中,国网泰安供电公司运用融媒体思维,坚持“内容精、时效快、传播广、重引导”原则,尽最大可能提升宣传影响力和好评度。紧盯工程施工中“肩抗手抬”“3.8吨”“泰山”“生态保护”等亮点和敏感点,多角度阐释、全方位展现,吸引受众眼球。在工程施工当天完成宣传稿的编写、推广工作,将最新鲜的资讯呈现在观众面前。宣传内容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在传统媒体、各类新媒体同步推出,为主题传播营造良好声势。宣传内容推出后,注重搜集各界评论反馈,及时正面引导,解决受众疑惑,实现宣传成效最大化。
三、实施举措
(一)主动策划,跟进系列报道
坚持打有准备之仗,在得知35千伏中天门变电站第二电源工程启动后,国网泰安供电公司成立由宣传部门和专业部门组织的主题宣传工作小组,围绕“从哪儿上山”“如何上山”等要素,共同挖掘项目“绿色化+智慧化”施工、克服山上施工难题等方面的宣传亮点,确定选题方向。
全过程主动跟进,结合工程项目部建成、电缆敷设全面展开、获评国网公司现代智慧标杆工地等时间节点,主动策划开展系列报道4期,并结合工程特点,确立了电缆敷设前主攻内宣、电缆敷设期间主攻外宣的宣传方针,做到精准发力,规避舆情风险、奏响宣传最强音。
(二)一宣一策,注重素材采写
施工期间,国网泰安供电公司精心安排6名精干宣传人员进入现场开展采访拍摄(3名专职录像、1名航拍、1名地面拍摄、1名地方电视台记者),并提前细致交代风险点及宣传方向,因当时正值秋季,山林景色秀美,拍摄作品均以中大景为主。
现场采访结束后,及时撰写制作宣传稿件、视频新闻,讲明人力敷设电缆原因、工程实际、工作亮点等内容,在确保质量、内容无误的前提下,向多方媒体推送,避免了稿件各异造成文字错误及时间延误。
(三)全面发力,壮大宣传声势
要做到宣传效果最大化,必须借助多方传播力量。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在《3.8吨电缆上泰山》主题宣传策划过程中,主动与省电力公司宣传部、地方新闻宣传部门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在他们持帮助下,密切联系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山东卫视、大众日报、亮报、泰安日报等各级媒体,高效对接国资小新、共青团中央微博等宣传平台,及时向各级媒体提供了报道素材,做到了多平台合作、全媒体联动,最大限度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强大宣传声势。
四、传播效果
该事件先后被新华社视频号、人民网、国资小新微博、共青团中央微博、中能传媒视频号、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电网头条视频号、山东新闻联播、山东卫视《早安山东》、山东新闻午班车等媒体平台报道。10月2日,成为抖音平台同城热点话题,热度达369万。新华网微博转发并设置“电力挑山工合力扛电缆上山宛如长龙”“工人肩扛数吨电缆铺遍泰山山脊”两个话题,话题总阅读量390万。全网累计阅读量超1000万。该施工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典型案例库,荣获“510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一等奖。
五、成果总结
《3.8吨电缆上泰山》宣传策划案例成效的取得,是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在融媒体时代运用融媒体思维开展宣传工作的探索,为下一步打造更多精品、爆款作品提供了经验借鉴。在融媒体时代,要吸引受众注意,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除了具备最基本的宣传业务技能,还要强化新闻宣传意识,将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以最有效的方式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成功不可复制、机会稍纵即逝,1000万的网络阅读量不是重点,是新宣传主题的方向和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