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国网新疆电力:初心如磐践使命 阔步启航新征程

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2021-08-10 15:06

初心如磐践使命 阔步启航新征程

——国网新疆电力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余艳春 樊洁 柳格格

  7月的新疆,战鼓擂动。乡间道路上,身着红马甲的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进村入户到农田,根据用户需求开展特色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与轰隆隆的机器相伴,挥汗如雨,咬定工期不放松;在大漠戈壁间,阳光倾泻在排布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上,座座风车随风而动,条条银线穿越天山南北,源源不断地向远方输送着电能。

  2021年已过半。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新疆电力)迈着铿锵的步伐,破浪前行、稳中有升、喜讯频传。

  外送电量创新高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6月20日,在新疆哈密市东南100千米左右处,国网新疆电力的带电作业人员顶着高温,在70多米高的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929号铁塔塔顶地线支架更换开口销,消除直升机巡线时发现的一处隐患,确保疆电外送大通道运行安全。

  2021年上半年,疆电外送电量超5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累计外送电量超过4000亿千瓦时。新疆的风、光资源正以电能的方式,沿着能源大通道,飞向上海、安徽、河南等20多个省市,为全国的“碳减排”作出积极贡献。

  从环保角度看,外送590亿千瓦时电能,相当于其他省区减少燃烧约180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867万吨、二氧化硫15.3万吨、氮氧化物13.3万吨。这些煤炭如果按照每节火车载煤60吨计算,可装30万节火车。从经济角度看,疆电外送590亿千瓦时可为国内2.9亿户家庭供电1个月,为新疆发电行业创造直接经济收益超120亿元。疆电外送工作对“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在疆落地实践和促进自治区社会经济不断向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0年11月首次实现疆电外送以来,已先后建成了750千伏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一、第二输变电工程,±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大疆电外送通道,实现了大规模的疆电外送。

  2021年6月24日,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电功率从800万千瓦提升至900万千瓦,使得疆电外送输电能力增至1640万千瓦,日均外送电量超过3.9亿千瓦时。同时,新疆融入西北大市场,完善与西北各省“中长期+短期”互济互保交易机制,提升新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促进疆电外送规模持续增长。

  乡村振兴电赋能

  美好生活幸福满满

  今年4月,国网新疆电力提出15项具体举措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在增强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方面,推进重点区域城乡电网一体化和贫困边境地区供电服务均等化,着力建设与现代化农业、美丽宜居乡村、农村产业融合相适应的新型农村配电网。

  3月17日,新疆尉犁县阿克苏普乡喀尔喀提村10千伏依喀主干线改造工程现场机械声轰鸣,随着挖掘机铲起第一斗泥土,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1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在尉犁县阿克苏普乡喀尔喀提村10千伏依喀主干线改造工程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拆旧杆、挖坑立新杆、放线紧线有条不紊地忙个不停。

  现场施工负责人王显松一会儿指挥大吊车立杆,管控着作业现场安全施工,一会儿又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改造线路图纸进行核准。王显松说:“这条原10千伏依喀线主杆是10米高电杆,采用的是70毫米裸导线。今天,我们改造把它升级成15米高新电杆,电线截面积升级为240毫米的绝缘导线,改造线路全长10.55千米,升级改造后的这条线路可大大提升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电网基础网架越来越坚固,乡村供电更加优质可靠。国网新疆电力积极服务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电气化升级,支持农业产业联合体发展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开展“供电+能效服务”,为广大农村用户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用能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极大改变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的生活越过越富足。

  5月4日,走进昌吉州奇台县东湾镇豪子畜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整齐干净的牛棚里几乎看不到一只苍蝇。得益于电动污粪分离系统的应用,牛棚里的粪便、污水可以及时被自动刮粪板清除,然后运送至污粪处理车间加工成肥料。

  豪子畜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牛志宏说,由于电气化程度高、用电量大,养殖场在建成初期经常出现电压不稳的情况。国网昌吉供电公司先后投资了1864.3万元,新建改造了东湾镇多条10千伏线路,解决了牛场的用电难题。

  同样迎来改变的还有沙湾县西戈壁镇上八家户村的草莓种植户们。上八家户村作为当地有名的草莓种植基地,稳定可靠的电力让种植户们敏锐地看到了商机,他们引进了全电大棚,由于高温杀菌,连农药都省了,草莓达到了绿色无污染标准,不仅产量比去年翻了一番,价格也比普通草莓高。

  生活变了样,产业升了级。受电力的驱动,新疆乡村越来越多的产业迎来了巨大的改变,新疆也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农牧民从“干起来”,变成了真正的“富起来”。

  深学笃行启新航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国网新疆电力坚决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部署,做好顶层设计,强化上下联动,突出学思践悟、突出惠及群众、突出担当作为,形成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良好局面。

  6月28日下午,在国网新疆经研院,一场由该公司各支部、团委自编自导自演的党史教育课正在进行。一段段红色历史、一个个革命故事在该公司员工的演绎中“活”了起来。

  这场别开生面的党史教育课,是国网新疆电力推进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生动缩影。

  学史以明志,鉴往而知来。国网新疆电力党委坚持以上率下,创新学习方式,建立“五学模式”,通过党委示范引领学、专题培训交流学、网上课堂指尖学、红色基地感悟学、情景党课浸润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国网新疆电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的实际行动中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再升温。“红色故事会”“红色直播间”“老党员红色宣讲团”、党史知识竞赛等特色载体活动成了各基层党组织“新潮”。“百名青工讲青马”“党史青年说”等活动,鼓动着青春飞扬的旋律,红色教育在青年员工中引发共情共鸣。各单位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公司有部署、基层有响应、党员有行动、团青有表现、群众有感受”的良好局面。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刻印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国网新疆电力各级党组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学习教育与实际结合,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供电公司真贴心,处处为我们考虑,这次就近接电给我们节省了一次性投资300多万元……”6月15日,在新疆众域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接电现场,该企业电气负责人李新对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的优质服务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达坂城区新型建筑产业园区和建筑新材料产业园区陆续有7家大中型企业申请报装接电。按照以往的模式,申请报装接电的客户需从距离七八千米外的变电站接电,用电成本很高。为解决大中型企业及小微企业客户的接电问题,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按照‘就近接入’原则,根据企业分布情况,合理布置环网柜位置,满足了企业就近接电的需求。全线送电后,达坂城园区7家中小型企业2万千瓦的用电需求得到了满足。

  群众无小事,点滴暖人心。居住在新疆奎屯大泉乡叶家湖村的张大爷独自生活,家庭清贫。6月15日,国网奎屯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上门服务时,发现张大爷家中的电线严重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党员服务队立即分头行动,自掏腰包从市场购买了3个节能灯、2个插座、200米导线,对大爷家的室内电线重新布线,更换灯泡和插座。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张大爷家中的用电全部恢复正常。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网新疆电力党委坚持学做结合、学以致用,倡导“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干部走在前”,以深化国家电网天山雪莲共产党员服务队、突击队和“访惠聚”共产党员服务队“三支队伍”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学党史、担使命、办实事、惠民生”专项行动,围绕服务重大政治保电、助力乡村振兴等推进十项措施,擦亮“红色名片”。实施“党建+优质服务”为民工程,组织党员服务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园区、进企业、进农村,累计开展226次“便民服务日”活动,上门走访6852户客户,解决群众486个用电问题,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责任编辑:于彤彤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