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徐日洲:和谐守规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5-19 16:59

国网蒙东电力原安全总监徐日:和谐守规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

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张媛媛

  多年来,电力行业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入排查隐患,有效防范风险,持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保持了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电力行业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建设安全文化已然成为电力安全生产从制度推动的“强制安全”到文化引领的“自觉安全”跃升的必然要求。

  202010月,国家能源局下发《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要全力打造“和谐守规”的电力安全文化。《意见》下发后,在行业内产生强烈反响,多位能源电力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就如何打造“和谐守规”的电力安全文化积极建言献策。近日,记者采访了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原安全监察部主任、安全总监徐日

  弘扬“和谐守规”电力安全文化

  记者:2020年10月,国家能源局下发《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要全力打造“和谐守规”的电力安全文化。您如何理解“和谐守规”?

  徐日这个提法非常好,反映了安全文化非常重要的两个核心内涵。首先,从和谐的意义上说,要达到和谐的状态,无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员工的角度,对安全管理的理念、目标、措施和方法等一系列重要内容,必须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其次,从守规的意义上说,要达到人人守规的要求,必须要从解决思想认知开始,对事故发生机理、成因分析、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一系列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都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形成自觉守规的意识,培养自觉守规的习惯,这是安全文化建设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因此,我认为“和谐守规”理念的提出,对安全管理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价值观引导,是人人都应该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和谐是深植于内,守规是表现于外,实现和谐守规的企业安全文化,应该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

  记者:您认为打造“和谐守规”的电力安全文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徐日文化是高度抽象的概念,需要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载体来支撑,如此方能落地,才能够真正成为文化。

  首先,要全面了解安全管理理论知识,用理论支撑和谐守规的电力安全文化自信。

  第二,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要有系统性的了解,因为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始于理念而成于文化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就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载体。

  第三,要明白守规什么,这里包含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行业层面的规范要求和企业层面的规章制度三个维度,这些都必须了解与遵守。

  第四,要明确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措施、激励政策和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计划等

  最后,就是领导必须真正重视,而且要组织得力。这些应该都是必备的条件。

  记者:您一直奋战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一线,您认为电力企业应如何打造和谐守规的电力安全文化?

  徐日打造一种文化,本身是个极其复杂的事情。首先,要有理论做支撑,也就是说对“和谐守规”的内涵要有充分的论述,这个内涵就是安全文化的价值;

  第二,要进行系统策划,明确具体目标、措施和计划等,这些都是实施的载体;

  第三,实施过程中,对基层组织和员工做出的成果,要及时进行正向激励,激发员工积极主动并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第四,要建立持续保持的固化机制,不断深耕和完善;

  最后,文化需要积累,是逐步形成的全员认知,随着时间的沉淀,这种认知会融入员工的人格中,通俗来讲就是我不这么做不行,我不这么做不习惯,这时候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记者: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存在哪些难点?应如何解决?

  徐日我个人认为,目前制约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一是思想认知问题。尽管“安全第一”我们提了若干年,但其实并从思想上真正解决认知问题,全员“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是最大的思想障碍;

  二是正向激励问题。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文化的形成必须基于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能持续地进行正向激励,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可能持续地保持下去,最终安全文化建设也很难取得成效,这是很重要的一环。

  三是负担过重问题。现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一直在做加法,造成基层负担过重,虽然这个问题大家早有共识,但是减负很难,如何明晰责任,真正做到减负,也是一个难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回到安全管理的本质上来,从本质层面入手,遵循安全管理的内在规律,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的所有问题,夯实本质安全基础,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一标双控”助力“和谐守规”电力安全文化

  记者:您前面说到了本质安全,那么何为本质安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您心中的本质安全与和谐守规的电力安全文化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徐日本质安全是一个老概念,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它的核心思想是系统追问本质改进。简单来说,安全管理涉及到物、环管等各种要素,从事故反推,总会找到在这些方面导致事故的原因,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避免类事故的再发生。比如,设备或装置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两个功能:一是当人出现失误的时候,不会因为失误而受到伤害;二是当设备或装置内部出现故障的时候,不会造成事故扩大或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

  现在我们再回到和谐守规这个理念上来,就会发现建立和谐关系,树立规矩意识,就是本质安全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当人与环境,人与设备,人与工具,人与管理和谐配合、协调一致时,安全管理工作就事半功倍了。

  记者:据了解,2020年国网蒙东电力提出的“电力企业以本质安全为目标的‘一标双控’管理体系建设”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一标双控’是如何提出的?这项成果为电网企业安全管理带来了哪些改变?

  徐日“一标双控”这个提法,已经有几年了。2011年以来,国网蒙东电力实施了一个本质安全”为主题的安全管理创新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一线班组的员工大部分都说不清楚岗位所应遵循的标准、制度、流程和规范等内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是我们企业的标准不全吗?当然不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非常健全,可为什么到了班组这个层面就不清楚了呢?因为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十分庞大,且都是按照各专业分工制定的,在班组层面其实是需要融合执行的,但班组并不具备这个能力,所以讲不清楚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是客观事实。

  如何帮助班组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方考察,我们提出了基于岗位实际需要,将员工必须掌握的应知应会内容,从庞大的标准制度体系中整理出来,形成一个岗位应用手册,简称“一岗一标”,通过“一岗一标”的梳理,做到标准精确制导到岗位。

  “一岗一标”的内容是需要岗位每个员工都掌握的,如果岗位人员不能掌握的话,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看,就是人员存在的安全风险。那么,如何控制人员的这种风险呢?这就自然引出了第二个命题,即“一人一”的概念,也就是让每个员工都能够掌握这套标准,从而达到风险管控的目的。

  但“一岗一标“一人一”都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日常具体工作的,那么在具体工作当中如何控制风险呢?这就自然引出“一事一控”的概念,也就是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对质量和安全风险点进行管控,所以把基于做事的风险控制,称之为“一事一控”。

  “一岗一标、一人一、一事一控,构成了日常安全基础管理最核心的三大要素。其中,“一岗一标”是前提,“一人一”是核心,“一事一控”是目的,只要抓住这三大要素,基础工作就能做实,否则,规章制度束之高阁的顽疾就很难根除,“两层皮”的现象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标准制度很难穿透到基层,渗透到各项作业任务当中。

  国网蒙东电力以本质安全为目标的“一标双控”管理体系建设开展以来,收到了良好成效,已逐步为各单位和广大员工所接受,并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为公司持续开展本质安全建设找到了很好的抓手,并奠定了良好的本质安全管理基础。

责任编辑:刘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