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直面大变局 勇于大作为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2021-02-01

直面大变局 勇于大作为

文_刘峰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历经光辉百年。在中国社会遭受“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承受屈辱和苦难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诞生。2021年,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奋斗路上再出发。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语出晚清权臣李鸿章。当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击碎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臣窃惟欧州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腐朽的清王朝被迫“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在另一份奏折中进一步阐明:“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麕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惟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实可谓在列强环伺、主权尽丧的大环境下的晚清政治之变、经济之变和社会文明之变。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面临的陆疆威胁转向海洋,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明遭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无情侵蚀和践踏。

  应对危机,清政府和李鸿章寄望于洋务运动。为在“师夷长技”的基础上“自强”和“求富”,清政府于同治四年(1865年)在上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同治九年(1870年)在天津设立机器制造局,于同治十年(1871年)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设立轮船招商局,于光绪元年筹办铁甲兵船。然而,洋务权柄操持在“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的李鸿章之手,洋务运动也只能是“弥缝偷安”之举,加之传统封建势力阻挠、官僚政风潦倒、洋务事项缺乏完整规划等弊病,洋务运动最终彻底失败。

  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但客观上,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工业革命之门。此后,戊戌变法实现了近代思想启蒙,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国一直奔走在救亡图存、奋发自强的求索道路上。社会进步、民风渐开,马克思主义等新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资本主义的发展,让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空前壮大;民主主义者经过革命洗礼,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埋葬了蒋家王朝,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结束了近百年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翻开了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崭新篇章。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党团结带领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如果说,一个半世纪前面临的大挑战警示着民族的生死存亡,那么,我国如今面临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则是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机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言之,体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形势发生了变化。英国脱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高新技术产业链主导权竞争的背后无不有着逆全球化的身影,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多环节受阻,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和产业链内顾化、分散化倾向。而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正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合作文件。

  变局体现在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如国际力量格局,重心转向多元价值体系地区,转向亚太地区,转向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如全球治理体系,“美国主导,欧美共治”以及西方七国集团长期占据绝对话语权的局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新兴大国在治理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如亚太地区成为世界各方力量角逐的场所,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不断加入,亚太地区形势日趋复杂……

  变局体现在世界性难题和全球性挑战。如和平、发展虽为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不确定性因素依然普遍存在;如气候变化,我国作为新兴大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如资源问题,世界森林面积大幅减少,土壤退化问题不容乐观,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还有粮食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都需要各国共同面对,提出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变局还体现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收入、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及居住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的发展理念发生变化:由盲目追求GDP、先污染后治理、重数量轻质量转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更加文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这一年,我国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新征程既是“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接续推进,又是分阶段、分步骤胜利实现中国梦的坚实保障。当前,国家治理体系、综合国力、外部环境及人民需求等已发生重大变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大有可为,亦必将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Copyright © 2001-2022 中国能源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能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能源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2000]232号。京ICP备150173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238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21 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告直拨:江蓬新 010-5223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