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时间:2020-12-28 15:30
长春:党建阳光照亮小康路
文/韩哲 孙杨
“这是我们石灰村自酿的‘裕琢’酒,口感浓郁醇香,不醉人、不伤身,朋友们有需要的快下单!”11月16日,吉林长春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马忠民变身“主播”,通过网络平台,为村里的扶贫产业“打call”。自从他直播带货后,村里自产的“裕琢”酒很快供不应求。
长春供电公司主动担起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以长电“阳光党建”平台为依托,创新扶贫举措,让党的阳光洒满脱贫攻坚路。
强化组织建设助民脱贫
“有活干就有了收入,心里踏实了不少,而且宋书记还给我们家送来了牛和家禽,生活也有了保障,比出去打工好多了。”在长春市双阳区一面山村西洋参园里,贫困户闫冰冰一边给参苗浇水,一边与旁人聊家常。
2017年,长春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宋立永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引来了西洋参种植项目。他利用村中270亩土地入股,每年为村里获利3万元的同时,还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稳定收入。
书记走进村,致富带进门。近年来,长春供电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建设,建立市县村三级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扶贫工作队,组织供电员工在6个贫困村派驻4组驻村工作队共计13人,帮助其解决脱贫难题,像宋立永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还有3人。
同时,长春供电公司党委落实领导班子一把手负责制,建立“一人一村”扶贫包保责任联系点,深入一线解决扶贫难题15个,在贫困户中实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开展“一对一”结对互助帮扶。该公司积极在贫困村扶植致富产业,按15.2万元1户标准筹措资金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帮助包保贫困村建设蔬菜大棚基地,每年为贫困村增收5万元。4年来,贫困户收入平均提高3倍。
发挥行业优势促民致富
今年刚到花季时,长春市玉潭镇友好村的花海就已是缤纷漫野、游人如织的景象。该村着力发展旅游业,让村民实现脱贫摘帽、走上致富路。之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全村1700余人近半数进城务工、留下的人只能依靠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维持生计的贫困村。
项目能否顺利建成,村民能否致富,花海灌溉用电是关键。为确保友好村脱贫致富,长春供电公司党委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协助村里进行花海灌溉用电安装调试,确保6台电力抽水井、16台自动灌溉装置能够同时工作。扶贫路上党组织冲锋在前,让村里用电无忧,也让村民有了盼头。
党委带头、党员冲锋,从“一户一策”、定期检查线路到架设线路、完成机井通电,从建立电气化种植基地到网络推广、直播带货,几年来,共产党员服务队发挥行业优势,打通电力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长春供电公司与帮扶村开展党支部三级联创,通过阵地联建、人才联育等方式,深度开展党旗领航、精神扶贫,完成扶贫工作从“输血”救助到“造血”共赢,从“扶贫扶困”到“扶智扶志”的转变。
截至目前,长春供电公司包保任务县供电可靠率99.81%,电压合格率99.999%,146个贫困村“村村通动力电”工程覆盖率100%,“两率一户”三大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贫困地区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实现双提升。
打造“爱心工程”为民纾困
11月20日,长春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冒着大雪来到万宝镇大王家村,把准备好的米、面、油及棉衣棉被送到贫困户周大爷家中,为隆冬送上了一抹温暖。
为切实解决贫困户生活实际问题,长春供电公司党委打造“爱心工程”,送温暖到贫困户手中,优先采购贫困户农副产品用于后勤食堂,鼓励签订长期合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计消费55万元,帮助贫困户增收;节假日为贫困户送去生活用品共计50余类1000余件;发挥党建优势,广泛动员党员群众自愿捐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为贫困户新建住房6处、修缮住房13处;开展“爱心包保”服务,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求学13人。
目前,长春供电公司已完成4个县25个村208户贫困户387名贫困人口精准扶贫任务。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