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2020国际标准峰会:唱响国际标准的中国强音

来源: 时间:2020-12-07 15:24

2020国际标准峰会:唱响国际标准的中国强音

会上成立北京创拓国际标准技术研究院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刘泊静

  12月6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2020国际标准峰会暨北京创拓国际标准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在京举办。峰会以“聚焦标准化战略 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标准化领域热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对于促进中国技术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形成国际国内标准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峰会期间,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起,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检集团联合组建的北京创拓国际标准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是国内首家从事国际标准政策战略研究与咨询的专业机构,以服务科技创新和国际标准建设为己任,致力于推动国际标准引领能源、电力和电子等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已成为国际标准的最活跃贡献国

  随着经济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世界愈加需要标准助力协同发展,标准愈发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峰会中,来自能源企业、行业组织、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代表深入交流意见,对标准化工作日益提升的重要意义表达了高度共识。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表示,国际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影响了全球80%的贸易和投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消除技术壁垒,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国际标准化水平体现着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主导制定的ISO、IEC国际标准达到788项、过去7年增长4.1倍,注册ISO、IEC国际标准专家近8000人,主导编制5部IEC战略白皮书,引领全球热点领域发展方向,成为贡献国际标准最活跃的国家。

 

  2018年,舒印彪当选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这是该组织成立112年来首次由中国专家担任最高领导职务,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对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下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国内标准采纳国际标准的比例已超过85%,但与德、英等国95%的比例相比还存在差距。以标准“走出去”,带动我国产业、产品、技术、工程和服务“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和全球产业链,将极大促进我国企业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同时,随着产业变革速度加快,标准已直接渗透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其与新技术同步发展或引领发展趋势已日益显现。

  峰会中,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员单位以及有关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行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发布《联合倡议宣言》,提出包括积极融入国际标准化活动、全力推进标准助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标准与认证的互动作用、着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联动、大力促进多层次交流合作、积极培育国际标准化人才六点倡议。各有关方将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战略,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在推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成立国内首家专注于国际标准的专业研究机构

  作为国内首家从事国际标准政策战略研究与咨询的专业机构,北京创拓国际标准技术研究院的成立是我国着力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增强国际标准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研究院围绕“创新引领,拓展未来”理念,以“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能源电力国际标准化研究机构与合格评定权威机构”为目标,立足国际视野,突出行业特色,制定国际标准,夯实检测基础,拓展认证能力,培育发展联盟,打造服务平台,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开放型、现代化研究机构。

  标研院参照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组建运行,在确保专业力量注入的同时,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在股东单位均为中央企业的背景下,标研院的顺利组建及平稳运行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将成为国有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范例。

  在我国全面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进程中,研究院将以高规格的国际标准研究团队,通过开展国际能源趋势和前沿技术、国际标准化政策战略等方面研究与咨询,积极探索总结重大工程创新、高新科技领域核心技术、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国际化的方法路径,推动标准机制创新,推动更多的中国自主创新、优势特色技术成为国际标准,以国际标准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研究院还将发挥好中国企业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建立国际与国内标准项目同步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国际国内标准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建立我国国际标准协调新机制,提升标准化开放合作水平和标准的整体质量,实现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共建、共享,推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全链条“走出去”。

  标准助推能源转型

  以标准化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是此次峰会的核心议题。标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助推我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标准体系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六大体系之一,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是标准化工作的重大使命。

  聚焦能源领域,高质量能源转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峰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标准助推能源转型”展开了深入探讨。

  西安热工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立新认为,标准在能源转型中主要发挥着四个方面作用:一是标准可以支撑能源转型有序发展,发挥市场需求的先导作用,发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防止市场无序发展,避免产业发展受阻;二是标准可有效推进能源科技进步,加快能源转型步伐,标准是技术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证,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发展先机;三是标准可保证能源转型质量,进行从生产到配置到消费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保障源网荷储全产业链的安全衔接;四是能源标准有利于推进能源国际合作。

  各参会企业分享了各自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标准化工作已走入各能源央企的顶层战略。

  2019年2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技术)落户南方电网,这是电力行业第三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基地致力于持续推动直流输电领域技术和标准创新,实现研究、设计、装备、工程、运行等上下游全产业链条关键资源和先进技术整合提升,推进我国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化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实现标准国际引领。

  华能集团在中央能源企业中率先制定《国际标准化工作规划纲要》,深入开展国际标准制定,今年已成功立项3项国际标准,全面打造国际标准人才队伍,建立国际标准化工作专家库,建设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育机制,建立国际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机制,依托清洁高效煤电、高温气冷堆、清洁供热等重大工程创新和科技成果,进行国际标准化培育和制订,助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