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辉城供电翟景亮:躬耕一线谱华章
躬耕一线谱华章
——记河南卫辉供电公司城区供电部副主任翟景亮
代小龙 王冬平
“上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今天要弄清楚,天气越来越冷了,要确保老百姓在家用电没问题。”11月25日8时,参加完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第二天,河南卫辉市供电公司城区供电部副主任翟景亮便急忙返回工作岗位,着手解决客户的用电问题。
“老百姓用好电是最大的事。”在基层供电服务一线工作了近20年,翟景亮始终不忘初心、敬业奉献,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的县级供电企业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新乡市技术能手、省级专业竞赛获奖者、国家级专利发明者、河南省劳模、全国劳模,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书写人生华章,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
乐于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人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这是翟景亮经常说的一句话。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保持着业余时间读书的习惯,通过读书学习电网设备运行新知识、新技术。
2003年,年仅24岁的翟景亮代表新乡供电公司参加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配电线路竞赛。为了精进业务,白天他主动到一线向老师傅学习,一遍一遍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练习,夜里学习理论知识到凌晨。其间,在反复学习操作中,他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经纬仪找平方法,大大减少了作业时间。最终,他在竞赛中取得了全省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7年,面对供电所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卫辉市供电公司提出要对标最好的供电所、创建最美的供电所,翟景亮被委任为项目牵头人,以唐庄供电所为试点,开展五星级供电所创建工作。此时新乡地区还没有国家电网公司五星级供电所,他就认真研究资料,向国家电网公司出台的标准学;不断打电话,向上级专家学习;主动走出去,向先进单位学。在不断学习摸索中,他和同事在室内练兵场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演练,打造网格化服务模式,实行首问负责制、快速响应等6项制度,全面深化供电所素质整体提升。2018年1月,唐庄供电所成为新乡地区第一个五星级供电所。
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翟工他们做的拉线绑扎器我们用了10多年了。”卫辉市供电公司员工王炳强在配电线路上工作了20多年,提起翟景亮发明的拉线绑扎器,由衷赞叹。
拉线制作是配电线路施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但制作费工、费时,绑扎线还容易生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翟景亮与同事们经过多次试验、反复尝试,研制出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的拉线绑扎器。
对于问题,翟景亮“从来不等不靠,变着法儿解决它”。针对农村配电台区负荷高峰期间过负荷情况,他提出变压器“阶梯增容法”,卫辉市供电公司通过这个方法解决了230台变压器过负荷的问题,保障了农村安全可靠用电。
“工作上有啥不会的找翟工,有技术问题一定找翟工”“想法多、脑子活、干劲大”。这是在卫辉市供电所流传很广的两句话。从经纬仪找平法、研制拉线绑扎器,到后来的“一种万用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管”“便携式梯子”“一种用于配电线路鸟窝清理的绝缘子及线路临时遮蔽装置”等多种创新成果,他和同事一起努力创新,通过自己的双手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为公司节约资金超过50万元。其中创新成果“一种万用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管”“一种用于配电线路鸟窝清理的绝缘子及线路临时遮蔽装置”获得了国家专利,“翟工”的名号被同事们越叫越响。
干了农电就不要怕跑现场
“干了农电就不要怕跑现场,在现场才能真实了解工作中的困难。”翟景亮常说。
2012~2015年,卫辉市供电公司开展户表改造工程,翟景亮负责下户线和表箱改造,三年里,他基本上每天都在现场,167个村庄、346个台区、55697户,每个台区每一户都有他的脚印,在他的负责区域下户线表箱改造占48.13%,可以说他用脚丈量了卫辉的用电线路。
为了将线损降到合格范围、确保线路设备安全运行并达到一流标准,翟景亮深入全市12个供电所,一次次下台区,查表计,对线路、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白天下现场,晚上针对现场问题进行汇总,并制定解决方案。“我们所里的线路,翟工比我还清楚。”孙杏村供电所所长王运东开玩笑说道。2018年到2019年,卫辉市供电公司低压线损率由3.68%下降到2.73%,节约电量310万千瓦时,增加效益173.6万元,在全省108家县级供电企业中排名前列,同期线损连续3个月全省第一。
“其实咱也没做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就是干好农电管理这一件事儿,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并一定要做到最好。”在卫辉市供电公司一次青年员工座谈会上翟景亮说,这也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