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0-11-23 11:14
汪清供电:“海绵宝宝”助脱贫
康玲
长白山麓,山明水秀。在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汪清县,一片片整齐排列的黑木耳菌袋好似一个个可爱的“海绵宝宝”,这些可爱的宝宝未来将会长成一朵朵“黑牡丹”,帮助汪清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从之前的“黑木耳千担县”,到如今的“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国家级食用菌安全出口示范区”,木耳已经成为汪清县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成为汪清的一张名片。每年冬季是木耳菌繁育装袋的季节,也是汪清县每年的用电高峰期。
汪清县9.8万农村人口中有超过4万人从事木耳相关产业。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汪清县依托扶贫资金的注入,改变以往小作坊生产模式,建设标准化菌包场,转型为制袋、灭菌、接种、养菌一条龙式生产培养模式。同时,成立木耳合作社,实行“统一菌包、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生产模式,实现了从培育、种植、采摘、晾晒、分选、包装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大幅提高木耳的质量和档次,并通过“线上+线下”广开销路。如今,汪清县黑木耳种植年产量达4.75万吨,产值34亿元,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有效途径。
养木耳比养小孩还难。黑木耳生长本就对湿度和温度要求很高,而且种植、生产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产业模式的升级也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扶持当地木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汪清供电公司结合乡村电网滚动规划,组织编写了《木耳种植育种、浇灌用电改造工程典型设计方案》,涵盖配电线路、低压线路及木耳种植各环节用电设备的典型设计图。在用电高峰期合理为木耳产业量身制定供电方案,成立专项“黑木耳保电”队伍,助力木耳种植安全、可靠用电。
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新建改造低压台区358个,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24.49千米,及时、彻底根除了木耳种植产业的安全用电隐患,充分发挥“铁军”作用,为木耳种植产业发展升级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撑。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