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小康生活丨山沟沟里的致富果
山沟沟里的致富果
陈艳 房怀营
眼下正是核桃丰收的季节,山东费县马庄镇核桃峪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乡村电力的发展让贫瘠的荒山变成了万亩核桃园,穷山沟实现了美丽变迁。
穷山沟长出致富果
“远看一群青山羊,近看全是青石廊。山地很薄,种庄稼不行,只能种些地瓜、谷子、大豆啥的,解决温饱都是问题。”核桃林里,56岁的核桃峪村核桃种植户陈庆后正忙着打核桃,说起芍药山的过去,心底满满都是感慨。芍药山地处青石山区,裸岩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种庄稼十年九不收,一度是全县条件最差、经济基础最薄弱的乡村。
“穷则思变,是修路架电让芍药山变成了如今的绿水青山。”忙碌间,陈庆后话题一转,一针见血地提出曾经制约发展的交通不便和电力不足等问题。在当地政府和供电部门共同努力下,芍药山乡于1995年实现户户通电,有了可靠电力保障,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耐旱耐生长的核桃产业,此后十几年路通了,灯亮了,山也绿了,核桃成了当地人的致富果。
山里经济的高速发展,用电需求迅速增长。2018年,费县供电公司又在芍药山驻地开工建设35千伏变电站一座,并新建10千伏绝缘线路4条,安装台区配电变压器40台,解决了线路设备日益老化、电网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核桃深加工特色产业随之兴起。
助力核桃产业深加工
“昨天,俺的核桃脱壳机不转了,一个电话打过去,供电所的台区经理刘师傅10分钟不到就赶来了,很快给俺修好了。”在土山后村,核桃种植户朱俊现对供电部门的上门服务赞不绝口。
随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持续推进,用户申请用电越来越方便快捷,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少,当地很多核桃种植户纷纷做起了农副产品加工。原来的鲜核桃保质期短、形式单一,如不能及时卖出还存在不易保存、腐烂变坏的风险,降低了经济收入。现在电能足了,农户可以用电对核桃进行脱皮,还可以冷库储存进行错季销售,直接提高了收益。
“我们为了做好深加工项目,成立了‘核桃山谷’合作社,深加工后的核桃能卖到30多元钱一斤,就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马庄镇核桃山谷,管理人员韦廷合细说着核桃产业规划和电的重要性,“烘烤核桃、再加工离不开电,咱供电部门的工作人员随叫随到,服务靠前给力。”
“核桃山谷”坐落在芍药山的青山绿水间,是山东省委宣传部第一书记重点帮扶项目,市第四批第一书记结对共建基地。自该帮扶项目开工建设以来,费县供电公司依托行业优势,全面跟进电网配套基础建设,新建架设低压线路5.7千米,新上安装变压器3台,为核桃山谷特色产业发展用电提供全力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
这里不但有核桃专业化种植,也有核桃深加工,有文玩核桃还有精美的核桃工艺品,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让核桃有了千种姿态,为核桃产业发展注入了无限可能。山谷里的村民,树上核桃,树下养鸡,生态旅游和农家乐也随之兴旺起来。
农户网络直播卖货
“这是咱们芍药山刚丰收的鲜核桃,皮质特别薄,易脱壳,口感酥香。”山下大集上,“80后”的核桃种植户周学彩正在自家摊位前直播卖货。
除了种植核桃,周学彩还把更多精力放在核桃销售上。“因为疫情,今年的核桃销售线上比线下红火,一天能多卖几十单,有时候能多卖上百单,这样一个季度下来能多卖几万斤。”直播间隙,自信的她面对笔者一脸喜悦,其实半年前,电商对她而言还是个新鲜词。
5月的一天,周学彩去镇上供电所营业厅缴电费,家里囤积着成堆的核桃让她甚是着急,马庄供电所营业厅工作人员王加美知道后对她说:“不妨试试网络直播带货,我们山东省电力公司有电商平台,可以在‘惠农帮’电商平台上架农产品,进行特色农产品销售。”得知有这么好的平台,周学彩回家就开始仔细研究网络直播流程,在王加美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第一单直播卖货。自家的核桃就这么顺利地走出了大山,周学彩尝到了甜头。核桃丰收后,她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新核桃卖得特别快,生意格外红火。
费县供电公司主动联系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商平台,在“惠农帮”电商平台上架当地核桃、板栗、小米等特色农产品,扶持特色农产品销售。通过国网电商公司“惠农帮”线上平台,购买稻米、绿豆、面粉、花生油等农副产品总额7.23万元。
曾经,当地百姓用万亩核桃园敲开了乡村振兴的产业之门。如今,芍药山上风景依旧,乡村振兴的故事又有了新篇章,电力助农迸发出了新活力,芍药山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年产核桃2000多万公斤,已经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优质核桃生产基地、全国优质核桃示范基地。费县供电公司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幸福安定生活的靠山。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