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踏浪时代 “焕”亮东方
踏浪时代 “焕”亮东方
——探访华东地区频率协控总站苏州换流站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刘泊静 谢文川 沈伟民
夜游苏景、夜品苏味、夜泊苏城,当日光褪去、华灯初上,“人间天堂”苏州的夜生活精彩开篇。“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在灯光璀璨的现代化城市中弥散着人间烟火味。
疫情退却,城市重回车水马龙,工厂重现机械轰鸣。6月,江苏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3%,增幅创近27个月来新高。8月,江苏电网调度用电最高负荷连续4次刷新历史纪录,成为国家电网系统首个用电负荷连续4年突破1亿千瓦的省级电网。
当生活的慢调与发展的欢歌交织奏响,江苏大地的缺电记忆已远去多年。太湖之滨、大运河畔,±800千伏锦苏特高压苏州换流站静静矗立,牵起一条跨越祖国东西、绵延2059千米的能源动脉,见证着这片土地在电能涌动中的日新月异。
从西电东送世纪工程的重要枢纽,到华东地区电网频率协控总站,苏州换流站诞生在国家西电东送、绿色发展、能源变革的宏大叙事里,又在变化中始终挺立在电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潮头。
破局江苏缺电与生态之困
以能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东解沿海地区能源之渴,西通水电基地电力送出之滞,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运行已8年,不断释放并放大着特高压建设的综合效应。
到6月底,锦苏特高压累计送到苏州的电量达2492亿千瓦时,跨区输送的清洁电量居国内特高压直流工程之首。作为锦苏特高压在江苏的受端换流站,也是江苏的第一座特高压换流站,苏州换流站的建设运行极大缓解了江苏长期紧张的电力供应局面,在改善江苏能源结构、破解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苏是用能大省、资源小省,一次能源主要靠省外调入,煤炭运输压力巨大,仅靠省内发电机组难以满足攀升迅速的用电需求,2013年前江苏最大用电缺口曾高达806万千瓦,占全省总需求的四分之一。”苏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田强对当时的缺电困境记忆犹新,“苏州是全国第一个用电负荷超过2000万千瓦的地级市。进入21世纪后,几乎每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都要实施有序错峰用电措施,2004年缺电最严重时,张家港、吴江等地的一些用电需求量大的工厂,不得不开四停三甚至开三停四。随着一批省内应急电源项目的快速上马,特别是2012年锦苏特高压工程的投运,苏州缺电局面大大缓解。”
锦苏特高压送端额定功率720万千瓦,线路全长2059千米,是当时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2014年7月17日,该工程正式进入满功率输送阶段,落地苏州的最大负荷达670万千瓦,接近当时夏季高峰整个南京市的用电负荷;满送时日均输送电量达1.6亿千瓦时,与2013年江苏全省城乡居民日均生活用电量相当。
苏州换流站落地运行后,除了近几年用电客户主动进行需求响应外,苏州几乎再未实施过有序错峰用电。田强介绍,苏州多年间始终保持着全国最大的用电负荷密度,今年上半年苏州用电量达663.76亿千瓦时,是全国第二大用电城市。江苏全省用电负荷更是连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电从远方来已成为解决江苏能源紧缺问题的不二选择。
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更同时满足了送受端双方的能源发展需求。
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人均环境容量最小的省份,生态环境质量是江苏最突出的短板,迫切需要以能源供给侧结构调整破解生态之困。苏州换流站的投运,极大改善了江苏的电力供应和消费结构,对保障苏州停建燃煤电厂并陆续关停30万千瓦及以下小型火电厂发挥了重要托底作用。据统计,该站投运以来,累计为江苏减少标煤消耗约7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1亿吨,助力江苏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对送端省份四川,锦苏特高压作为西电东送中线的重要特高压直流工程,在解决四川清洁水电“丰余枯缺”的结构性矛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后续的西部电力送出工程奠定了技术基础。
彰显特高压直流技术引领示范效应
与时俱变是苏州换流站与生俱来的气质。副站长虞云翔告诉记者,多年来,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变化的东西太多,而那份在变革中保持最优的坚守始终未变。
诞生之时,苏州换流站就代表着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创下了单位换流容量造价最低、占地最少、损耗最低的世界之最。工程国产化率超过95%,所有换流变以国内为主研制供货,首次应用国产化换流变套管,首次应用自主研制的特高压换流阀和自主开发的换流阀控制软件,直流场设备由国内负责成套供货……
在不断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后,苏州换流站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频率协控总站。当华东地区发生直流系统故障时,可通过频率协控系统迅速自动调节换流站、发电厂、蓄能电站等的功率输出,提高系统稳定性。
“锦苏特高压每年的满功率运行时间长达170天,换流站承担着区域电网安全稳定的重任,这些都对我们的运维管理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虞云翔说。
今年4月17日,苏州换流站完成了年度停电检修工作。这场为期18天,汇集全国25家单位、800余名技术人员的年度大检修,覆盖换流站34个工作面、200多个项目。尤其是对消防系统进行的“工业互联网”改造,使换流站具备了能够实现火灾探测、智能联动、功能配合的智慧消防系统,大大提升了消防设备自动监测、远程操控的能力,实现了火情预警、扑救的秒级响应,对提升换流站安全运维水平意义重大。
“像这样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一直都在进行。”虞云翔语气中透露着紧迫感,“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不敢停下来,运维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必须随着换流站不断更新。”
多年来,苏州换流站发挥着特高压直流人才技术培训基地的重要作用,每年吸引近300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其中不乏国外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苏州换流站还派出专家及技术人员参与了特高压天山换流站、锡盟换流站、拉萨换流站、格尔木换流站等的建设工作,为中国特高压直流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四川水电送出的特高压新线路白鹤滩—江苏直流已进入前期工作,以特高压为主干网架的长三角“电力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设。
“苏州换流站所代表的中国电网的变革精神定将在未来的电网建设发展中发扬光大。”虞云翔说,“我们期待改变,我们创造改变。”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