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供电公司输电处:浅析电力班组建设与管理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2022-02-22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王文辉 报道新时代班组建设质量实现螺旋式提升,为推动集团公司创建模范路局、建设一流企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领导,统筹谋划,严格落实抓好班组建设的直接领导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党委委员 “一岗双责”,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推动班组建设全面进步。

  从班组建设的现状分析来看

  一要坚持安全生产。秉持“严、细、实”的管理理念,把安全应知应会检查、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落实与绩效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切实夯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班组“感召力”。广泛开展民主管理、班务公开、互帮互助等活动,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公司、处室举办的安全警示教育,努力把班组建成“事故不为零,一切皆为零”的安全班组。

  二要夯实学习基础。在日常工作中由班组长带头,每日分享一个党史小知识,做到一手抓业务学习,一手抓党史教育,两促进、两不误。

  三要聚力支部引领。坚持将党建工作纳入班组工作的总体布局,以团支部建设带动班组建设,根据班组建设中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以点带面,带出新气象、新活力,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细化量化班组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精益管理等方面考核,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要求党员、团员率先示范,团员带动班组人员认真总结班组建设经验,把问题转换为动力,抓住班组建设工作关键点,显著提升班组各项工作管理水平。

  从班组建设存在的不足来看

  从工作角度来看,也还存在几个方面的差距。一是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成效与专业化的要求有差距。尽管抓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了、氛围浓厚了,但与班组承担的职能使命和专业化要求相比,无论是队伍还是个人,都有很大的差距。二是队伍的能力素质、精神状态与专业班组的要求有差距。要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和使命,就要打造一支输电铁军。铁军就要有铁的作风、铁的能力、铁的纪律。按照铁军标准来衡量,我们在理论素养、专业水平、知识储备、奉献精神、严守纪律、担当作为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少问题,都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从支部建设引领企业员工责任担当来看

  一是深化品牌建设, 聚焦“创新”内容,精准丰富班组品牌建设和“一组织一特色”实践内容,以班组品牌的智慧和经验推动各项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标准化”评定让堡垒作用更强。抓实主题党日、主题团日、学习教育、谈心谈话等规定动作,创新开展自选动作,以问题、目标为导向,优化完善班组长、专责创先争优履责清单,着力打造有影响的“标杆品牌”。

  二是支部引领发展,牢牢树立好“班组建设+4个一线”意识,即工作在一线,服务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成效体现在一线,紧紧围绕公司日常工作,将支部建设融入公司重大任务、重点项目、突击抢险等现场一线,常态化开展青年先锋岗评选活动,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团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品牌创造能力。

  三是提优队伍素质,班组也要抓好宣传思想队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宣传队伍网络,不断增强宣传队伍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工作队伍。抓好青年队伍能力建设。发挥党员、团员“头雁作用”,深入开展“青年安全示范岗”“青年模范岗”和“创先争优”等活动,推动团员评价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四是加强修养教育。班组内部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查“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是否有走过场的表皮现象,提高“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自觉性。二是看是否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奉献的表率作用发挥的好不好,提高先锋堡垒作用的凝聚力、战斗力。三是看是否积极投身本职工作,查事业心和业务技能,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发挥,提高为群众做表率的本领和能力。四是看是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查对党是否忠诚老实、清正廉洁,积极参加党组织各项活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勇于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看是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查能否敢于同消极腐败及不良风气做斗争,提高在实际经营活动中青年先锋岗的引领示范作用。

  五是创新活动载体。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团青先锋模范作用,使优秀文化传承及精神引领工作在企业全覆盖,打造战斗力强的青年队伍,引导团员带头讲党性、抓工作、做奉献、当典范,积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和公司发展力。班组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引领与公司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企业文化工作也是生产力”的价值理念。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Copyright © 2001-2020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上的新闻,版权归中国电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中国电力新闻网登载新闻业务的函:国新办发函[2000]232号。京ICP备1501736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09026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238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21 互联网举报中心

广告直拨:江蓬新 010-5223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