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2-15 16:38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侯小燕 报道 2月8日,在110千伏临石一线线路保电特巡中,一架白色的小“精灵”缓缓升空,在百余米的高空中盘旋。国网陇南供电公司碧口线路运维班班长邢昆在操作无人机,春节期间恰逢冬奥,为确保辖区群众能第一时间观看到精彩冬奥直播,第一时间收到喜获奖牌的喜讯,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结合春节保供电工作,组织线路设备运维人员开展雪后设备特殊巡视工作。
以实际行动助力冬奥取得圆满成功。深入开展“冬奥”保电工作,确保运维人员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克服恶劣天气,高标准做好线路特巡工作。利用无人机助力线路巡视工作。通常,输电线路多架设在高山、深沟等环境恶劣地区,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往往会造成无人机信号丢失、图传速率迟缓等现象,极易发生无人机失控,让无人机的操控难度大幅提升。飞行中,操控人员除了要高度集中精神,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随时调整飞行姿态来应对各种外部因素对无人机的干扰,防止飞机因失控引发坠机。
操作的小精灵正在进行线路巡视。从110千伏临石线一线050号杆塔到065号杆,再到66号杆塔到70号杆塔,通过高清的屏幕画质和流畅的运作,精确定位杆塔的各个部位,形成线路及通道的全景立体展示。完成各类金具、绝缘子、线路通道等部位的巡视查看,无人机空中俯瞰作业点情况画面,随着摄像头的移动,拍摄任务后安全返航,实现输电线路及通道的可视化自主巡检。在同等巡视任务条件下,自主巡视用时短,运维人员只需查看无人机拍摄的回传图像,便可通过分析得出杆塔存在的各种缺陷,巡视效率大幅提升。
以往靠人力巡视,很多精力都花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上,而利用无人机,不仅可以通过回传的实时画面,360度无死角查看导线、金具等设备状况,存储影像还为继续研判隐患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可以快速巡检电力线路是否有缺陷、故障,周围通道有无树障,原先需要几小时的线路巡视,现在只需1组人,3小时不到即可巡视完毕。相同线路长度下,使用无人机巡视相比人工效率可以提升近10倍。比起以前省心省力好多。一些平常步巡、车巡不到位、不易发现的死角也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在特巡过程中,无人机对安全隐患较大、容易出现违规现象的地点进行了全方位拍摄,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拍传提供的高清照片和视频进行仔细比对和辨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处理。总结前期成功保电经验,调整保电思路,弥补不足之处。针对近日大雪、道路结冰等,再次对保电方案措施、应急预案进行梳理,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圆满完成“冬奥”保供电工作,“冬奥”保供电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下一步,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将积极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优化自主飞行航线,加快推进自主巡检全面开展,利用无人机远距离操控,近距离、多维度、全方位、无死角巡视线路设备,及时发现隐患,为后期线路巡视和隐患整治工作提供支撑。加大无人机巡线利用率,全面保障输电线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北京冬奥会期间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可靠供应,为市民群众及时收听收看精彩的冬奥盛会提供电力保障。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