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11-27 16:10
记者 白宇
“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以世界一流核安全业绩,夯实中国核能现代化发展基础。”这是第二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核能现代化发展之路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中提及的内容。
核能是我国布局和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方面,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15日,第二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核电在新型能源体系中的角色、我国核电产业发展阶段以及未来核电产业发展方向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为新时代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核能可与可再生能源等优势互补、兼容并存
此次会议以“中国核能现代化发展之路”为主题,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主办。大会同期举办的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展商规模超600家,展出面积超60,000平方米,参展新品门类超20,000种,现场观展人数近10万人,各平台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200万人次。
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全球范围内核能不仅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柱能源,更被视为能源现代化产业的工业技术集大成者。核能不但可以通过规模化替代负荷中心周边的化石能源,促进区域清洁能源规模化替代及“双碳”目标的实现,还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等优势互补、兼容并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高效的能源电力保障。并能利用科技创新、先进管理和全产业协同等优势,带动广大能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中国能源技术创新赋能。
国家电投集团核电运行总工程师郝宏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构建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核能作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及气候变化目标实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文胜在会议上表示,核能是新型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电成为广东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的重要选择。
据刘文胜介绍,目前广东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达2219万千瓦,占全国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的四分之一,核电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省电力供应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助力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散裂中子源、阳江核产业集群、惠州中科院核科学装置等广东核能与核技术产业均取得积极进展。
除了交流研讨核能发展的重要意义外,记者注意到,在此次会议上,中国能源研究会还牵头联合4位院士及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共同签署了《倡议》,旨在汇聚行业发展共识,加快推动我国核能现代化发展。
《倡议》承诺,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以世界一流核安全业绩,夯实中国核能现代化发展基础;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推动我国核能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坚持政产学研用合作走深走实,共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持高水平开放合作,以高质量国际合作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
发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带动效应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在会上表示,核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可定位为调度电源,还可作为稳定基荷能源,成为风电与光伏的支撑与补充。
得益于核能产业的优势,近年来,我国核能事业发展成果丰硕,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全国核电运行情况(2023年1-9月)》中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5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56993.34兆瓦。今年前9个月,我国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3227.92亿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为3028.74亿千瓦时,与燃煤发电相比,2023年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9234.6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4194.75万吨、二氧化硫78.49万吨、氮氧化物68.34万吨。
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表示,我国核能事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以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核电技术。同时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华龙一号”出口巴基斯坦等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不过潘跃龙也认为,当前,我国能源行业处于转型的关键期,要求非化石能源加速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这种背景下核电建设亟需提速。我国的核电发电量占比仅占4.8%,为国际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未来十年应保持每年核准建设8~10台机组的节奏。
在此背景下,潘跃龙也建议,要特别重视发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带动效应,加快模块化小堆开发部署,推进钠冷快堆等四代核电技术工程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产业整体布局,提升乏燃料后处理能力,补齐产业链短板。并积极探索和推广“核电+”发展新模式,促进核能与石化、钢铁等高耗能行业耦合发展,支撑国民经济低碳转型。
中国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也在会议上发出倡议,他表示,产业链各单位要强化核安全文化建设,推进行业先进管理经验与良好实践的分享推广,构建核安全共同体。同时要加大核能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全方位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打造核能创新联合体,共同提升核能安全性、先进性和竞争力。并要进一步拓展核能场景应用和空间布局,加快落实核风光储一体化核能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核能力量。
责任编辑:江蓬新
校对: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