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王斌:深刻领会“双碳”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2-09-15 11:49

  深刻领会“双碳”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王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涉及领域多、影响范围广、任务繁重而艰巨,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能源领域碳排放量占比最大,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应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能源强国。可再生能源是天然绿色清洁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先锋队、主力军,需坚持大力发展不动摇,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电力供给的主体。

  企业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关键主体,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一方面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能源电力企业作为关键领域的关键主体,更需要发挥先锋引领作用,正确认识“双碳”战略意义,把握机遇,创新发展,勇担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辉煌

  我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当前技术水平下,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6.87亿千瓦、居世界首位;陆地10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90亿千瓦,近海10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20亿千瓦;陆地集中式光伏技术可开发量超过400亿千瓦,优良的资源禀赋为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行业深入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水电及新能源建设提速,跑出了可再生发展加速度,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可再生能源规模世界第一,发展速度最快。截至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0.64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的44.8%。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超过3亿千瓦,分别达到3.91亿千瓦、3.28亿千瓦和3.0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79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总规模和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均位列世界第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电事业取得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中国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水电装机规模仅36万千瓦,历经55年至2004年,终于突破1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突破2亿千瓦,2014年再次突破3亿千瓦。2022年,水电开发总规模有望突破4亿千瓦。水电建设强度之高、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新能源开发规模也不断迈上新台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历经成长起步、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3个阶段,我国已成为新能源开发利用第一大国。风电从无到有、光伏发电稳步推进、生物质发电规模从小到大,尤其是近年来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迅猛,装机规模分别于2019年、2020年和2021突破1亿千瓦、2亿千瓦和3亿千瓦大关。

  现代产业链体系基本形成,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产业体系。水电领域,具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单机容量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高混凝土坝、高土石坝、高水头泄洪消能、大型地下洞室群、高陡边坡、超深覆盖层地基等工程建设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风电领域,低风速、抗台风等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10兆瓦以上大容量陆上、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保持与国际同步,国内风电场90%以上采用国产风电机组。光伏领域,多种技术路线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光伏产业几乎每3年完成一次技术和生产线升级迭代,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及其组件完全国产化,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产量的76%、96%、83%和76%,彻底改变了之前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产业现状。

  在聚合起千万千瓦电源合力的同时,温州供电公司着力构建千万千瓦电网弹力。温州主网架将扩展成“三横两纵”的500千伏高承载坚强网架格局,结合清洁能源分布规划电网布局,充分利用能源汇集站、抽水蓄能电站等大型消纳平衡方式,实现区域间刚柔并济的能源协调。

  数字赋能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洞头区鹿西乡素有“黄鱼之乡”的美称。近年来,该乡全力推动“民宿兴村、渔旅富民”的发展模式,绘就了一幅海岛渔村共富低碳的数字幸福图景。

  温州供电公司结合乡村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布局,积极丰富未来乡村建设的数字化场景。鹿西岛新能源装机达2850千瓦,温州供电公司推进鹿西岛乡镇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强化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实现海缆与岛上微网灵活供电,通过网荷灵活互动提高离岛乡镇电网运行安全性。

  因地制宜推出系列服务的同时,温州供电公司借助温州市能源大数据中心推出“企业能效监测”服务。“我们实时监测7000多家规上企业用能情况和能效水平,借助大数据分析构建企业用能自动诊断分析模型,为企业提供最优用能解决方案。”温州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公室副主任陈显辉介绍。

  永嘉县泵阀业是产值攀上300亿元大关的特色产业集群。为实现以电助力,推动泵阀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温州供电公司推出“VI分析报告”数字化应用,深入泵阀重点企业,开展用能诊断和碳排放综合分析。通过电力大数据分析综合能效,为企业“一对一”优化用电方案,帮助泵阀企业加快生产线节能改造,提升清洁能源应用水平。

  在数字化改革推动下,温州分布式光伏实现智慧化监管。5月6日,温州市级分布式光伏数字化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解决了分布式光伏普遍存在的小散乱、安全隐患多、运营管理难等问题,实现分布式光伏电站一站式集中运管,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配套增值服务。目前,首批128个光伏电站已接入系统,总装机约7.44万千瓦,实现光伏发电量科学预测,企业高效、科学用电。

  便民服务深度融入乡村振兴

  在文成县武阳村,一间间独具特色的民宿错落有致地散落在乡村小路旁。一块块蓝色方格板静静地躺在房顶和LED灯上,吸收着太阳热能再转化为电能。

  去年,武阳村入选浙江省第一批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后,这个低碳乡村开始推广“幸福电”。“自从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家里每月节省用电约150度,不仅省电费,还环保。”村民刘建林说。截至目前,该村已有108户家庭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随着“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建设不断深入,充足可靠的电能正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动力引擎。

  每周一、四上午,龙港城东供电所的业务受理员应红燕,都会早早来到工作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今年3月,龙港华中社区“红船·光明驿站”正式揭牌,应红燕与同事们通过驿站智慧用电平台,开展关爱老人、绿色出行、智慧农业、低碳民宿等多维数字服务场景应用,满足新时代乡村多元化个性化的用电需求。

  近年来,温州供电公司加快打造90个新时代乡村电气村,并以“红船·光明驿站”为触手,将优质、便利、智能的供电服务传送到最后一公里。华中社区驿站可实现老百姓用电业务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易办,服务覆盖周边4个社区3000余人。

  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组建223人的电力背包客。他们在大山深处行走,解决居民用电问题,成为山村百姓最信赖的人,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肯定。

  在供电服务之外,温州供电公司正以温情、真情点亮一盏盏公益之灯。温州电力志愿服务组织红十三爱心社关注山区贫困留守人群,帮助困难群体30000余人,为山区留守老人拍摄百岁照达12000余幅,先后资助4080名贫困学生,助力解决无户口无学籍问题30余人,捐助物资超过1150万元。

  责任编辑:张栋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