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型电力系统

专访丨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高压计量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报》 ​ 时间:2022-06-15 16:22

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动高压计量高质量发展

——访国家高电压计量站技术负责人周峰

  高压计量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保障电能贸易结算公平公正的重要支撑。在数字革命与能源技术革命相融共促的大背景下,高压计量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基础性保障作用?日前,中能传媒记者专访了国家高电压计量站的技术负责人周峰。

  作为高压计量领域的行业领跑者,国家高电压计量站挂靠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电力行业唯一一家获得授权的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采访中,周峰向记者介绍了国家高电压计量站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高压计量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做法。

  中能传媒: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下,国家高电压计量站作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如何响应数字化号召,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提供基础性保障作用?

  周峰:数字化时代信息呈指数级增长,新技术持续更新迭代,高压计量正处在由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加速演变期。国家高电压计量站为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发展大势,进一步完善了高压业务功能,开展标杆智慧实验室建设,同时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高压计量行业转型升级,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落地,以及行业建设、科学研究、生产制造、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从2021年起,国家高电压计量站以“高压量传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计量管理、检验检测、计量监督、技术服务等方面全方位深度融合,以“状态全息感知、业务线上流转、溯源全链条贯通、数字全景管控、智能辅助决策”为导向,逐步实现高压计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支撑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为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2021年,高电压计量站打造了智能高压计量一体化管控平台,作为业务管理的“智慧大脑”,来推动传统人工管理向新型智能化管理的转变。“智慧大脑”覆盖试验检测、计量体系基础要素、质量体系、计量标准等4大板块。平台以各类检验检测业务为基础,实验室资质和质量体系管理“无感化”为保障,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实现了检测任务自动排程、实验室资源智能调度、试验方案智能推荐、试验流程智能引导,促进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深化电子标识应用,提升试验业务流转及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水平。目前,该成果已推广至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使用,效果良好。

  中能传媒: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智慧实验室,国家高电压计量站作为高电压大电流领域的领头羊,在建设智慧实验室方面有什么进展?

  周峰:为响应计量发展规划要求,智慧实验室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智慧实验室要求实验全环节的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而设备的互联互通是基础。高压计量仪器生产厂家众多,接口规范不统一,难以实现设备自动控制,数据自动化采集的问题阻碍了高压计量智慧实验室的发展。

  2021年开始,计量站制定了高压计量智慧实验室整体方案规划并同步开展建设工作。已经完成了实验室数采控制终端的研制,终端具备多种协议快速转换的功能,实现设备网络化接入与运行状态监测。通过实验室全要素、全场景、多维度的计量数据自动获取、采集,实现检测人员、设备、试品和实验环境的“感、传、控”,从而能够提升检测工作质量效率。同时,引入高压校验全环节风险点监控和专家分析系统,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可视化、故障智能诊断及设备自动维护。此外,为实现高压计量设备通信标准化,推动智慧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计量站从行标和国家电网企标方面开展了标准化布局。目前正与设备生产厂商共同制定统一的数据模型、设备接口系列规范。

  中能传媒:计量监督是计量器具检定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支撑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电能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国家高电压计量站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周峰: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计量技术监督深度融合,以远程监测、在线监管、主动防控为特征的数字化监控逐步推广。比如,国家电网的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投运至今年检定量均在百万以上,低效率传统人工监督方式存在滞后性,当某一检定环节出现问题,系统反应错误时,可能已有大批量故障互感器通过检定挂网运行,但监督人员无法准确判断,这些可能存在故障的互感器会影响电网安全或引起电费核算错误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2020年,国家高电压计量站依托湖北省重大专项实现了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的在线计量监督。制定基于混合变邻域进化算法的最优化核查方案,利用适用于检定系统的质量控制图分析技术,实现对互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各测量单元的全方位在线监测。数字化的新型智慧计量监管模式替代传统10%的人工抽查复检工作。目前,该成果已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应用。

  记者:苏伟

  责任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