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中国电力新闻网-专题 ->国网湖北电力“青安先锋”百千万成长计划 -> 对话“青安”

程欢:青春在于“折腾”

来源: 时间:2020-08-05 11:34

【对话·青安先锋】程欢:青春在于“折腾”

  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干净帅气的脸庞,一副黑框眼镜,一袭白衬衫,像个书生,这是同事们初见程欢的印象。在经过几年一线摸爬滚打之后,经常跑工地的程欢,逐渐“被黑化”了。现在的他,黝黑、健壮,一身工装更接地气,俨然一副“老基建”的派头。

  程欢,湖北随州广水人,2011年毕业于三峡大学输电线路工程专业,通过招考进入国网随州检修分公司,之后通过机关招聘成为国网随州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公室运营监测及对标管理专责,2019年6月,他作为“青安先锋”,主动申请到安装分公司线路施工队去学习锻炼。


  “折腾”不息,学习不止

  记者:据我了解,你从基层才到机关没多久,怎么又回基层了?

  程欢:我本身是输电线路专业毕业,职业生涯的前7年,也是在随州检修分公司一直从事最基层的线路运维工作,是一名实实在在的“线路人”。2018年6月,我看到随州公司机关招聘通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想到考取了互联网办公室专责岗位,于是就这样离开基层来到机关,但是心中还是十分怀念在基层工作的日子,在那里发生过太多酸甜苦辣的故事,给我的青春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

  记者:看来是浓厚的“基层情”促使你在基层—机关—基层这样来回“折腾“呀。

  程欢:其实感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想去一线学更多的本领,实现我的梦想。虽然我以前是干输电线路的,但主要是做一些巡视、检修、运维类的工作,并不清楚输电线路是如何架设起来的,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自己亲手架一条线,我甚至经常想象着自己亲自架设输电线路的场景,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很自豪地指着远方的铁塔和银线,跟我儿子说,“看,那是爸爸架的线!”对于我来说,那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于是在2019年6月,看到线路施工队的空缺名单,我就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青安先锋”。

  记者:听你神采飞扬的描述,确实能让人感受到你的那一份激情与向往,你觉得你去施工队的优势是什么?

  程欢:有一句话叫做“人有我无,人有我优”,我个人的优势,应该说我是施工队里为数不多的具有丰富实战登杆爬塔作业经验的人员,这是前7年运维工作经历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对我到线路施工队工作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记者:你刚提到登杆爬塔作业,我想起来曾经在一个工地拍摄视频,恰好拍到你现场爬铁塔的场景,看着挺惊心动魄的,当时你害怕吗?

  程欢:现在爬塔对我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不过回想起来第一次爬塔那是真的害怕。那时的我刚参加工作,恰逢一条110千伏线路首次全检,班长安排我和一名老师傅一组,轮番登塔检查,面对几十米高的“庞然大物”,在老师傅的示范和鼓励下,我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信念,系好安全带,调整好呼吸,心中默念:“胆大心细、抓稳踩牢”八字要诀,我便开始往上爬,开始么,高度不高还不要紧,但随着一步一步登高,我就想看看自己爬到哪里了,途中我不经意地往下瞄了一眼,差点当场晕了过去,双手紧抓塔材、腿越来越抖、速度越来越慢、全身不由自主的与铁塔越贴越近——任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最后,我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只得灰溜溜地喊停,下塔回到地面的时候,我瘫坐在地上,浑身大汗淋漓、肌肉酸痛,四肢因为用力过猛而发抖不止,更是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我在机关呆了几年没摸塔,后来成为“青安先锋”后再次摸到铁塔还是有点紧张且兴奋。好在基本的技术都没忘。就像最近一次登塔,是在2019年底110千伏龙石高线自检验收,这座塔是我自己亲手参与组立的,从系上安全带起就信心满满,熟练运用双沟登高,身轻如燕、脚步轻快,一溜烟儿就上去了。



  “折腾”还须接地气

  记者:那么你在线路施工队日常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呢?

  程欢:我去的安装分公司主要负责35千伏以上主网基建工程施工,是随州公司主网基建的前沿阵地,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风险点多面广。我在线路施工队主要负责基础浇灌、杆塔组立、架线施工等现场安全与质量管理,以及施工方案的编写。

  记者:你刚刚提到110千伏龙石高线是你亲手参与组立的,看来已经实现了你之前的梦想,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你是怎么做的?

  程欢:架线施工是线路基建施工最复杂的分项工程,动辄涉及几十人、几十公里的大兵团、长战线作业,高空作业施工风险点多面广,可以说是线路施工专业技术层面的“皇冠上的珍珠”。

  初次在现场接触架线施工,一脸茫然的我不知所措地像个刚入社会的学生,基本是“看着”外包队伍干。心里有点着急,我到这来不就是要学习架设输电线路吗?可是不太“懂行”的我在现场却只能像个“傻柱”似的“杵着”。

  不过这事没有捷径,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只能按部就班的把每个环节摸清楚。白天,我在现场从最基础的施工现场围栏布置做起,并且逮着空就问师傅们,把不懂的当场消化掉;晚上,我会结合图纸和相关书籍材料,边做笔记边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学习,终于熟练掌握了线路标准化施工流程以及关键风险点控制,如从张牵场的选址和布置、五级牵引绳的倒换、到导地线的压接等等……

  记者:面对新的领域,你以前的工作经验帮上忙没?

  程欢:跟你讲个事吧。刚到线路施工队时,一位关系很好的老师傅打趣地对我说:“程欢,你是线路运维出来的,可以用运维的角度指导下我们基建施工呀。”

  哎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听了他的话后,我就在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把工作做的更好。因为以前我是线路运维,是工程项目的管理单位,相当于“甲方”,现在搞基建负责工程具体的施工作业,相当于“乙方”。我深知基建质量工艺直接关系到投产后运维工作的质效,比如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严或振捣不到位,可能导致基础立柱蜂窝、麻面、气孔现象;基础水准基面把控不严,就会造成需加垫铁抬高塔脚板等现象。类似的基建质量问题,会对今后运维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和麻烦。

  所以从那时起,以运维的角度搞基建就作为我开展工作的切入点,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加强过程质量管控来杜绝基建遗留隐患。

  记者:那么具体如何才能有效避免那些困扰和麻烦?

  程欢:我通过收集各类分项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手册、验收规范,严格以规程规范为准绳开展施工作业,找出质量通病形成原因、形成动机和预控措施,同时在施工现场有针对性的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控避免出现质量通病问题,举个例子,比如人为护坡问题,确实是由于地质原因采用大开挖方式确实难以掘深,应及时申请设计变更改用人工挖孔桩或嵌入式基础形式,从而避免出现类似的基建遗留问题。

  记者:这样做了后,有什么成效吗?

  程欢:在此后一年的时间里,我主持了7条基建线路质量通病整治工作,累计协助整改五类线路施工质量通病,有效提升了新建线路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这对我来说是件很有成就感的工作业绩吧。

  记者:你最近在忙什么工程项目呢?可以介绍一下吗?

  程欢:最近在110千伏莲十竹线路上组塔施工,这是去年就开始实施的项目,地点在我的老家广水,这条线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广水电网消纳风电新能源能力。受疫情的影响,工程停滞了一段时间,现在重启后要求加快建设进度,并且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吃住都在工地,已经快一个月了。

  记者:吃住都在工地啊?工地上的集体生活与你之前在机关固定上下班模式还是区别挺大的吧,能适应吗?

  程欢:那确实,以前是“朝八晚六”,下班就能回家,现在每天早上五点多起,一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基本上告别了周末和节假日。

  对我来说没问题,可以适应,因为这是自己选择的路呀。不过对家人确实挺亏欠的,基本没办法安心地陪在他们身边,之前本来说好订机票陪孩子去上海迪士尼玩,也是因为跟工作有冲突,只好作罢。好在他们都很理解、支持我的工作,给了我坚强的后盾,这一点我非常感激。

  记者: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的事儿?

  程欢:有的,肯定有的,因为基建工程这块有很多需要沟通协调的工作,线路架设翻山越岭,会涉及一些老百姓的田地和树木。在青苗补偿这一块,经常会有来扯皮的,阻挠施工、干扰进度的。我一开始挺郁闷的,不明白为什么老会有这种“闹”的行为发生?我觉得我们供电工人很辛苦,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明明是为社会做好事,为千家万户光明服务的,为什么不能理解我们的工作。后来经历的多了,慢慢也想通了,老百姓不会想到那么远,多数还是利益为先。我只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一边与他们话家常,慢慢沟通化解,另一边将上级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吃透,按照流程和规则办事,后来情况还是有所好转的。

  记者:在野外施工,感觉怎么样?

  程欢:我现在还挺喜欢在野外施工的,空气好,接地气,偶尔还会遇到蛇、野鸡、野兔等动物,都是之前在城市看不到的景象,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还挺好的。再一个就是不用刻意锻炼身体了,经受风吹雨淋的洗礼,也经常会汗流浃背,我现在比以前黑了好几个色号,但比之前更加结实、健康,自我感觉还不错!

  不过在广水这边有一种叫“蜱虫”的物种,是一种吸血虫,有毒,而且进入人体毫无知觉,确实很危险,听当地的村干部说,去年有几个人就死于“蜱虫”的侵害,我们的经验是长袖工作服袖口和裤腿一定要扎紧,不要随便坐草地。

  无“折腾”,不成长

  记者:听说你去年参加省公司技能运动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程欢:那是2019年下半年,我和其他3名年轻人参加省公司110千伏输电线路基础分坑测量项目比武。当时,我作为工作负责人和队长,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以前我对分坑的理论比较熟悉,但对于实操并不在行,而且当时队里基建任务很多,我们只有挤时间,每天把工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在基础施工工地进行实操,向有经验的老师傅们学习技巧,并且在赛前封闭训练15天,每天疯狂地练习。好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队伍从最开始的粗精度30分钟缩短到高精度10分钟以内,最后荣获了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并且刷新了随州公司输电项目历史最好成绩!

  记者:有句话叫做“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可以结合你的工作经历谈一谈理解吗?

  程欢:确实,这句话太精辟了,正是因为每一个不同时期的历练,我才因此得以历练成长。比如我机关—基层来回“折腾”,对我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在我的理解看来,基层是着眼一个点,而在机关的话则是一个面,点面结合后我的视野和思路更加开拓了。像我之前在互联网办公室,跟数据和文字打交道比较多,日常工作主要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形成专业性的文字报告。这对于我后来编写施工方案、写汇报材料、演讲等文字材料来说,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逻辑性更强了。

  记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锻炼,除了专业技能上的进步,你自身还有什么成长和收获?

  程欢:这一年多的时间,是一个学习、积累、总结、分享的过程,经历很丰富。前后我经历了大大小小七八个线路工程,前面提到参加省公司技能比武,今年也参加了随州公司“青安先锋”安全技术微课堂竞赛,还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还有平时的班组微讲堂分享,写汇报材料、记录青安先锋成长手册、做PPT展示等等,这些都是我之前比较欠缺的环节,因为我以前不太擅长在众人面前表达和分享。“但如果不走出舒适区锻炼自己,就永远无法成长进步!”“不把自己逼一把,你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靠着这样信念和鸡血,自我加压锻炼,成果还是不错的,起码我觉得现在的语言表达能力比之前要流畅多了,胆量和自信也更足了,而且普通话也比之前练得好了,因为我是广水人,会有点口音。

  记者:说了这么多,最后请谈谈你对“青安先锋”百千万成长计划的思考吧?

  程欢:我觉得省公司“青安先锋”为广大青年员工搭建了更大的舞台,敦促我们青年员工快速成材,能顺利接棒,真正做到把安全生产握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同时建议更多采用“定期限、定目标、定任务”挂职一线生产岗位锻炼交流的方式,突出实效性地常态化开展,充分调动青年的干事热情和创新激情,更加注重把青安先锋放在合适的岗位,解决结构性缺员的同时着实提升基层单位的本质安全水平,同时我们青年人也要在基层一线沉下来、学进去,学好安全技术,耕好“一亩三分地”,毕竟只有守住队伍小安全,才能保障企业大安全。

策划:黄颖 李蕾    执行:韩懿 张栋钧 易少伟    设计:张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