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70周年丨新征程 再出发

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2020-10-16 16:42

国电电力北仑发电公司 陆烨

  1950年,一本反映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的学术期刊《人民电业》创刊了。风雨70年,从《人民电业》到《中国电业》,一路走来,她承载着电力人的梦想与希冀,也记录着电力人在改革发展道路上,留下的一行行坚实足印。 

  每个月,案头总会多一份快递,那是我和《中国电业》相聚的日子。轻轻打开,闻一股淡淡墨香,从封面到扉页,从目录到文章,视线在游走,思绪也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漫步,感受着新时代发生的巨变。 

  一种声音 

  在百度上搜索《中国电业》,这样一行字引人注目:全国电力行业创办时间最早、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杂志。 

  和她相识十多年了,我觉得她担得起这样的评价。新中国成立不久,她就诞生了。也许最初的模样还很稚嫩,但站在历史的门槛,回想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人民电业为人民,这本薄薄的杂志凝聚着多少人的智慧和心血,也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不朽历程。 

  说她覆盖面最广,因她一直由国家层面的单位主管、主办,代表着中国电力的最强音。行业观察、权威声音、电力市场、管理讲坛、能源视野、监管动态……这些栏目的设置,呈现出她立足中国、着眼全球的不凡气象。透过基层电力企业的变化,折射整个行业的内在规律。无论是一线职工还是管理专家,无论是边陲小镇,还是能源核心,在杂志里相聚,又通过杂志传递更多信息。 

  要了解中国能源,是绕不过《中国电业》的。创刊以来,已出刊960多期。她一步步走来,以独特的新闻视角,讲述一个个重要时刻,引领一代代电力人,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画卷上,镌刻属于自己的鲜明印记。 

  一种情怀 

  电力人是有情怀的。他们穿越高山,蹚过深溪,在崇山峻岭间架起铁塔和银线,在百米深的海底打下桩基,让风机在辽阔的海平面飞舞。他们钻炉膛,爬水塔,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用爱点亮世界。 

  那么,《中国电业》的编辑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记得第一次接到编辑老师的电话,对方是位男性,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在电话那头向我约稿,提出明确的写作要求,比如稿件的主题、字数、交稿时间等。我一边聆听,一边飞快地记录。 

  从北京到北仑,相距1500公里,那一刻,觉得近在咫尺。挂了电话,依然沉浸在幸福里。 

  杂志需要一篇反映火电厂转型升级的深度报道。接到任务后,我又翻开她细细品读,寻找属于她的思维脉络,期盼和她站在同一高度,把中央的战略部署,与企业的具体实践,更好地融为一体。 

  尽管已经积累10多年的写作经验,但对于她,心中始终怀有一分敬畏,又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望。希望自己的文字配得上她的品味,希望在她的陪伴下,留下一些文字,也能渐渐成长。 

  采访、撰写提纲、写作、修改,时间在流逝,指尖不停地敲击着,就这样从白天到黄昏,从黄昏到深夜,终于在规定时间前交作业了。 

  “好的,稿件已收到,有一些地方我还需要了解一下……”很快,接到老师的反馈意见。看似平常的提问,句句击中要害。“和同类型机组相比,选择这样的技术路线有什么优势?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如何?”…… 

  带着问题去采访,站在更开阔的视野去思考,几易其稿后,深度报道《北仑发电:开启机组转型升级新篇章》在2014年第七期发表了。 

  以后,从电话到微信,认识了更多的老师。有时,他们会阐述本期策划的由来;有时会针对来稿的不足提出独到见解;有时也会诉说工作带来的压力。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回想他们的话,常常为他们认真、执着的样子而感动。 

  一种温暖 

  近10年,发表了一些稿件,也获得了一些荣誉,于是就有机会参与《中国电业》编辑部组织的培训班。天南海北的通讯员,济济一堂。刚开始还很陌生,很快,就彼此熟悉了。 

  课堂上,专家讲座,洋洋洒洒,意气风发,就像一道光,照亮幽暗的窄门。更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同行们的分享。 

  记得有位电网公司的一线通讯员,说起刚开始去现场采访,胆子小,身子也弱,爬上爬下地拍照、记录,回来还要点灯熬油地写作。“夜深了,办公室里就我还在噼里啪啦地打字,顾不上年幼的孩子,也没时间照顾老人,每天不是在现场,就是在赶往现场的路上。”说到动情处,她几次哽咽。 

  这样的画面,其实就是平常。如今听别人娓娓道来,不知不觉间也泪湿眼眶。也许是因为责任,也许是因为爱,大家因一本杂志走到一起,也因一本杂志,增进了友谊,从陌生变为朋友,甚至知己。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我们有时间会跑到编辑的房间,聊稿件,聊策划,聊和杂志有关的点点滴滴。“最近要改版,你们关注一下”“近期会做节能减排专题,可以提前思考一下”,有几名特别认真的通讯员,边听边记。还有几名资深通讯员,会不时提一些改进意见,“杂志可以开设‘编读往来’之类的栏目,让更多的读者表达意见,点评作品。” 

  夜,渐渐深了,话题也渐渐深了,小小的房间,时而安静,时而热闹,在心与心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也添了一些暖意。 

  一次出差去北京,和编辑联系后,倒了3趟地铁,终于来到了“西城区白广路二条1号”的大门口,七拐八拐才找到编辑部。并不宽敞的办公室,老师们都在忙碌,见我进来,纷纷抬头,微笑着打招呼。 

  初夏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几盆盎然的绿植上,办公桌上铺满了书报和稿件。一位常联系的编辑,向我问起单位的生产情况。“前几天,我去开会,说起五大集团近期的发电量,你们厂在区域内还是很厉害的……”他一连说出几个数据,指出火电企业当前存在的困境,提醒我多多关注。 

  临别,他一定要请我吃个饭。于是,喊上另一位老师,走了10几分钟,去他们常聚会的小饭馆,点了些特色烧烤,还请我喝了京城颇有名气的“北冰洋”汽水。 

  70年,对于一个人而言虽阅历丰富,但也稍有暮色。70年,对于一本杂志,则完全不同。一大批深爱她的读者,一群孜孜不倦、求新求变的编辑,最重要的是她正处在最好的时代,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深深地祝福她:初心不改踏征程,使命在肩创辉煌!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