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胡迟:电网企业走出中国式扶贫之路

来源:《中国电业》 时间:2020-09-16 16:55

电网企业走出中国式扶贫之路

——访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

《中国电业》记者 张正

  《中国电业》: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您认为这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体系、党的领导等哪些优越性?

  胡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7年来,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累计减贫9348万人,年均减贫1335万人,7年累计减贫幅度达到94.4%,农村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9年末的0.6%。到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脱贫攻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一、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走遍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0多次国内考察40多次涉及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2个省区市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中办、国办印发《省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各地建立起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中央明确脱贫攻坚期贫困县县级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各地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机制。

  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精准扶贫能够取得成效,关键也在于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因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精准扶贫才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据统计,围绕精准扶贫战略目标的实施,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党政机关、企业、社会组织都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行动中来,真正做到了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正是因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精准扶贫才获得了巨大资金支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精准扶贫都获得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制度保障。

  总的来看,脱贫攻坚的制度保障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中央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管理体制,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扶贫责任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契合精准扶贫实际。

  二是建立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并出台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出台100多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也相继出台和完善了“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很多“老大难”问题都有了针对性的措施,打出了政策组合拳。

  三是建立脱贫攻坚投入体系。中央明确扶贫投入力度要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时期,国家向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注入约2500亿元资本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金融、保险业扶贫、证券业扶贫的工作力度也明显加强。

  四是建立脱贫攻坚监督体系。中央出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对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开展督查巡查。督查坚持目标导向,着力推动工作落实。巡查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五是建立脱贫攻坚考核评估体系。中央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从2016年到2020年,每年开展一次考核,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进行。主要考核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和贫困县退出计划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群众帮扶满意度、扶贫资金绩效等指标,树立脱贫实效导向,确保脱贫攻坚质量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中国电业》:您认为,电力央企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胡迟:电力供应是基本的公共服务。做好电力扶贫工作,加强贫困地区电力设施建设、提供电力普遍服务、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是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举措,也是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电力央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履责,主动作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探索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工作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网)为例,作为最重要的电力央企,国家电网把电力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充分发挥电网企业优势,强化“四个意识”,实施有力措施,做好电力先行官,促进公司各级扶贫工作扎实、高效、规范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为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国家电网营销部(扶贫办)农电处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是中央企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国家电网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在加快统筹农村电网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大了贫困地区电网投资力度,实施“户户通电”工程,通过大电网延伸已完成了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村村通动力电“两年攻坚”,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惠及贫困人口2903.4万人。农村供电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了电力保障,充足可靠的电力,也拓宽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之路。

  在开发当地可再生能源方面,光伏发电扶贫被称为是一条与环境和谐共赢的脱贫攻坚之路。近年来,国家电网坚持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光伏扶贫,把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扶贫开发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据统计,国家电网保证了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与本体工程同步建成,并网总容量909.6万千瓦,项目惠及143.9万贫困户;同时国家电网的阳光扶贫饱含真情,公司已出资7.22亿元建设257座光伏扶贫电站,容量8万千瓦,项目惠及33000多户、10.6万贫困人口。

  《中国电业》:对于攀枝花供电在扶贫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以党建引领“三线”扶贫模式,您有何评价?

  胡迟:攀枝花供电作为国家电网的下属企业,按照国家电网对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在攀枝花当地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积极作为,充分担当,为实现当地整体脱贫,推进“三区三州”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履行了国有企业在脱贫攻坚战中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

  国有资产全民所有,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国有企业的奋斗目标。结合祖国西南部一些地方资源不平衡导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攀枝花供电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冲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第一线,发挥国有企业优势和专业专长,聚焦重点贫困县、重点任务、重点人群,切实解决特殊困难问题,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坚决完成党中央交给的帮扶任务。

  我国在扶贫实践中建构了政府、市场与社会相结合的扶贫体系。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制度与政策等主导扶贫工作进程,通过金融、就业和电商扶贫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扶贫作用,构建了针对贫困户的多层次利益联结机制。攀枝花供电的党建引领扶贫模式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式扶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攀枝花供电在脱贫工作中打造的“企业+政府”模式,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480余个扶贫项目集成在一起,联动实施,助力贫困人口走上致富道路。其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实施精准扶贫,从而把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输血”转变为“造血”,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当地的贫困人口具有根本性和持久性的意义。

  我国经过长期努力,在扶贫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由此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世界扶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对于世界上其他不发达国家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提供了重要借鉴经验。可以说,攀枝花供电的实践是中国式扶贫的一个缩影,一次成功的实践。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