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建设美丽中国|青海电力:电力扶贫情满三江源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0-11-12 12:06

电力扶贫情满三江源

——国网青海电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以前太阳能板供电,灯泡总是闪,现在这里通电后,我买了洗衣机和冰箱,媳妇再也不用手洗衣服了,非常方便。”10月19日,走进青海果洛州达尕村周加家,只见家中电器一应俱全,日子越过越红火。

  青海是六盘山和四省藏区两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覆盖区域。近年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始终把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发挥企业优势,抓实行业扶贫,抓牢定点扶贫,用可靠的电力保障和一流的供电服务,抒写着电力扶贫的绚丽篇章。今年10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青海电力营销部“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同时,青海省连续第四年授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央定点扶贫先进单位”,授予青海电力全省“行业扶贫先进单位”。

  银线飞架托起“小康梦”

  “以前,每年都要新购买一台柴油发电机,每月油钱就得180元,现在通上了动力电,每月电费才70元。”7月12日,在达日县上红科乡汽车修理铺,老板王正友正在向前来修理汽车的牧民多杰说。

  王正友汽车修理铺2015年开张,一直使用柴油发电机供电。2019年底,青海电力投资1.54亿元,为莫坝、上红科、下红科3个乡通上动力电,解决了3乡1534户居民用电难的问题。如今,王正友对汽车修理铺进行电气化改造,购买了电动液压升降平台,新添打气泵等电气设备,不仅节省了用电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王正友一样享受大电网延伸带来好生活的,还有央隆乡的牧民群众。央隆乡地处祁连县200公里外,居住着911户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发展而迁居的农牧民。2019年以前全乡用电仅依靠一座离网光伏供电,2019年底,青海电力投资1.4亿元,为央隆乡送去了久违的大网电。

  “自从村里通了大电网,我们可以用冰柜储存疫苗了,孩子们不用再到200公里外的县城去接种。”10月9日,走进青海海北央隆乡卫生院,院长扎西东珠正在为前来就诊的病人检查血糖,这一便民服务的实现得益于大电网的延伸。

  脱贫攻坚、电力先行,稳定可靠的电力是贫困户脱贫、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十三五”以来,青海电力高质量推进贫困地区电网建设,2016年投资35.1亿元,建成果洛联网工程;2017年提前完成885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326个村通动力电,惠及农牧民121万人;2018~2020年,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电网提档升级,投资86.34亿元,实施网架补强和大电网延伸工程,建成960个“三区三州”电网建设项目,农牧区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农村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分别提升至99.8%、99.5%,农牧区户均容量达到2.48千伏安,为青海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阳光存折”鼓了“钱袋子”

  “天一亮,收入就有了。”10月20日,正午的阳光洒在蔚蓝色的光伏板上,而玛多县刊木青村生态管护员多拉巡视完草场,又坐在4.4兆瓦村级联建光伏扶贫电站外的草地上,谈起了他心爱的曼陀林。2018年10月以前,多拉一家还过着游牧生活,如今他不仅有光伏扶贫收益,还当上了生态管护员,日子越过越好。

  为落实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部署,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实施“国网阳光扶贫行动”,2011年,该公司启动对玛多县定点扶贫工作,结合当地产业扶贫起步难、发展难、取得成效难的实际,通过“村级联建+飞地模式”,先后捐建2座共14.4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帮扶当地1721户贫困户年均稳定增收5200元,成为电力扶贫由“输血”转为“造血”的生动实践。

  藏族人把阳光比作金子,光伏收益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阳光存折”。2011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定点扶贫玛多县累计投入资金2.297亿元,青海电力落实属地责任强化项目建设运维,因地制宜实施电网补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项目52个,实现5075人稳定减贫,贫困发生率由37.5%降至0.15%。2019年5月,玛多县提前实现脱贫摘帽。

  同样,家住海东杨家山村的杨金有也吃上了“阳光饭”。2017年,青海电力为杨家山村捐建3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1座,今年年初正式发放收益,目前已累计结算上网电量110.9万千瓦时,结算发电收益83.2万元,让原来的贫困村开启了“造血式”扶贫之路。

  为了让全省更多群众吃上“阳光饭”,青海电力加大配套电网投资力度,畅通绿色接网通道,提供“一站式”并网服务,服务全省73.36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如期并网、电量全额消纳。项目覆盖39个县市区16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惠及贫困群众7.75万户,占到全省贫困人口的50%以上,每村每年增收达到36.7万元,稳定收益期长达20年。

  消费扶贫“购”出好日子

  “这些都是自家散养的土鸡,肉质鲜美、富含营养……”7月6日,青海电力选派杨家山村第一书记许建杰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向采购商推荐该村村民杨元春养殖的土鸡。线下特产与线上市场“手牵手”,销路有了,市场也有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也宽了。

  杨元春是该村较早发展养殖产业的贫困户,原来养殖的肉牛投入大、回报慢,在许建杰建议下,杨元春又养起了投资小、回报快的土鸡。土鸡养殖成规模后,许建杰又多方联系采购商,打开了土鸡销售的渠道,杨元春的收入翻番,如今已脱贫的杨元春盖了新房,添置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日子越过越滋润。

  “在许书记的帮助下,2019年,我家的肉牛销售增收12000多元,2020年,土鸡销售又增收7600多元,我现在的致富信心更足了。”杨元春高兴的说。

  与养殖业一样,杨家山村的马铃薯种植也是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由于光照足、土质好,出产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口感好。“因为偏远,我们种的马铃薯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很多只能当饲料喂牲口,一年赚不了几个钱。”村委会主任杨元登说。

  为帮助发展养殖、种植业的村民增产、增收,许建杰带领扶贫工作队进行全面摸排,积极联系采购单位,推广销售农畜产品,累计为养殖户增收4万余元。与此同时,许建杰多方联系单位食堂采购马铃薯等农产品,累计推广销售土豆等农产品3722斤。

  “村里的农产品有了销路,许书记又为长期合作牵线搭桥,村民腰包鼓起来了,心里别提多高兴。养殖、种植热情也高涨起来,为全村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注入了活力。”杨元登信心十足。

  未来,青海电力将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持续巩固电力扶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落实好“十四五”配电网规划建设,着眼服务民生改善再上新台阶,稳步推动农村电气化工程,持续增强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和优质服务能力,为群众脱贫奔小康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发挥行业优势,服务全省扶贫光伏电站稳定运维和电量全额消纳,确保贫困群众获得长期稳定收益。持续优化三江源地区能源供应结构、推进能源变革,推广清洁取暖电能替代项目实施,服务青海省玛多县、曲麻莱县清洁取暖示范县建设,助力“一江清水向东流”。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