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国网武山县供电公司“电管家”助力武山县科技农业大发展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5-11 16:38

  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杨丽 报道 “大雁落脚的地方,草美花又香;红军走过的地方,红旗处处扬。”春日里,黄土高原上,渭河北岸的武山县洛门镇安静祥和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诞生了国共产党天水地区地下党支部,洒下了革命的火种。如今的洛门,沃野之间,一条条由蔬菜大棚勾勒出的白色波浪线自成一道独特风景。

  这一特殊景致的形成,源于武山县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县域首位产业来谋划推动,不断扩规模、提品质、促销售、增收益。春夏之交,正是洛门镇菜农最忙碌的时候。5月7日,国网武山县供电公司洛门供电所台区经理丁胜全和他的同事早早地来到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对园区种植基地的变压器、线路及遮阳板、抽水泵、保温保湿等设备的电源接线盒进行了全面检查,同时结合园区用电实际情况,宣传节能减排和节约用电知识。

  “园区保湿、浇水、杀虫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电,你们经常上门提供服务,排查用电安全隐患,为我们解决后顾之忧,真是我们的好帮手!”园区推广研究员张顺林对前来走访的党员服务队竖起了大拇指。“蔬菜是菜农的钱袋子,电力则是蔬菜大棚维持运转的重要保证。我跟丁师傅打交道多年,已经是老朋友了,一旦遇到用电问题,他随叫随到。这么久了,我从来没有因为用电问题发愁过。”

  “园区大棚使用全电设备,现在平均每天的用电量在300多千瓦时,冬季每天的用电量突破800千瓦时”。为保障大棚内的水肥,LED光照等系统稳定运行,包片台区经理丁胜全定期会对园区外部线路、配电室、潜水泵等用电设备进行巡视体检。

  穿梭于鳞次栉比的大棚间,高科技比比皆是:农业小气候自动观测站、水肥一体化精量灌溉、室内温湿度自控系统······这里是武山县蔬菜种植的科技制高点。张顺林仔细查看着新培育出的辣椒品种“金袋”长势情况,向身边的电力员工介绍着“金袋”的生长环境和特征,“发展壮大蔬菜产业,科技是我们的优势。”

  据张顺林介绍,示范园总面积4100亩,主要承担工厂化育苗、科技研发、种苗培育、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工作,现已引进蔬菜新品种156个,筛选推广56个,推广面积达3.5万亩,带动5万多户菜农实现技术升级,直接受益人数达22万人,已成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接下来,园区规模还会扩大,将在一期园区西侧建立二期产业园,规划面积50亩,总投资7000多万,拓展冷链物流、分拣包装、仓储保鲜、旅游采摘等项目。

  万物承春,水到之处,土地就活了。行走在武山县洛门镇大南河流域,一条绵延10公里的蔬菜种植长廊蔚为壮观。6400多亩的蔬菜地,蒜苗、莴笋、西红柿、黄瓜、西葫芦在蔬菜大棚里欢快地生长。这个季节正值蔬菜灌溉关键期。洛门供电所所长杨玉林交代台区经理罗燕尽快去曲里变台进行特巡,“水井经营商李东红反映,他经营的三口水井所带的高扬程水泵不能同时灌溉”。

  罗燕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台区电力线路的线径过细导致电压低,影响到了灌溉。他一边交代李东红注意错峰用电,避免同时开启三台水泵,一边用笔记下:“曲里台区35平方毫米线换成95平方毫米,三根线约长150米”,及时做好配农网项目储备。

  进入春季以来,洛门供电所为保证辖区蔬菜大棚农业用户的生产、经营稳定,成立专项党员服务队,对各自区域内的用户进行延长服务,小至一个破旧灯泡的义务更换,大至专变、线路等电力设备的应急抢修,坚决做到服务无死角,确保农户蔬菜大棚安全用电。

  “电足了,抽水机可以24小时运转了,菜田都能‘喝’饱水。”据国网武山县供电公司党总支书记何彦平介绍,自2021年以来,武山县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涵盖了全县15个乡镇239个自然村,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05公里,0.4千伏线路270.41公里,配电变压器台区107台,容量达到17760千伏安。通过延伸线路,新增配变布点,有效缩短了供电半径,统筹解决了台区重过载、卡脖子、低电压等问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澎湃动能。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