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临沧镇康供电局:疫情之下闻令而动 保万家用电安全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4-29 18:37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燕 报道 “您好,是镇康供电局吗?我是南伞镇田坝村王东权,我家突然不来电了,你们能不能现在上来帮处理一下!”“收到,你们别担心,我们电力抢修组马上就去处理······”近日,镇康县南伞镇田坝村村民王东权家因线路老化导致电表箱内漏电保护器故障跳闸造成停电,临沧镇康供电局南伞供电所供电服务班班长金自芳接到报修电话后,闻令而动,与应急抢修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村民处理故障。

  南伞田坝村位于镇康县城西北边8公里处,自镇康县发生本土病例以来,为配合疫情防控要求,该村556户人家实行封闭式管理,村民不出村,不串门、不聚集,此次突然停电给王东权家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应急抢修组到达王东权家后,通过实地查看他家的电力设施,发现因线路老化导致电表箱内漏电保护器故障跳闸造成停电,为尽快恢复供电,抢修人员迅速准备好抢修所需的材料、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经过短短20多分钟的抢修作业,顺利完成了该户的线路更换工作,供电故障顺利消除,供电恢复正常。

  “非常感谢供电局的抢修人员及时赶到,帮助我家恢复了供电,疫情期间如果没电真的非常麻烦,我家养着40多头猪,如果人工切猪食要用一两个小时,现在通电了,用切芭蕉机只需要十多分钟就切好了······”田坝村村民王东权感激地说。

  闻令而动,逆行而上。临沧镇康供电局按照镇康县疫情指挥部的要求,及时成立“戍边抗疫”“社区防疫”两支党员突击队、一支党员服务队,强化对重要的用电区域和重点抗疫场所保供电巡视检查力度,密切监控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积极开展故障排查。与此同时,对每个用户建立用电信息台账,按照一户一册制定详细的保供电应急预案,由党员带队,对配电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组建6支95人的应急抢修队伍,配备应急抢修车辆31辆,发电车4辆次,备用发电机12台,开展应急抢修85人次,处理故障41起,收到95598服务热线184条,准备架空导线、电缆等各类抢修物资,哪里有情况就奔赴哪里,全力确保疫情期间镇康封控区、隔离区和管理区用电安全。

  “疫情发生后,南伞供电所第一时间成立以党员组成的疫情保供电应急小组,结合临沧镇康供电局应急保供电方案,实行24小时到岗值班,确保防疫小区以及重点客户用上电,用好电,保障封控区和管控区居民生活正常用电······”临沧镇康供电局南伞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所长李德强告诉记者。

  在此次战役中,临沧镇康供电局不但肩负着保供电任务,而且参与全县疫情防控网格管理工作,39岁的党员周付银是德胜社区3—1网格的网格负责人,该网格共有267户655人,自本土病例发生以来,信息登记,物资供应,核酸采样,值班值守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网格点人散、户多、面广,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早出晚归,舍小家顾大家,我无怨无悔,截至目前,我已在网格点值班值守一个多月······”临沧镇康供电局综合服务中心经理周付银介绍说。

  在此次战役中,临沧镇康供电局共派出参与网格工作491人次,开展入户排查及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56次,配送生活物资754份。派出驻守老鹰窝55号执勤点7人,年内累计轮换23批166人次。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意志,圆满完成各项疫情防控任务。

  哪里有情况,哪里有需要,党旗就插在哪里。在鲜红的党旗下,临沧镇康供电局党员干部、技术能手、岗位尖兵活跃在各个疫情防控的前沿,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他们化身群众的贴心人和暖心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电力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据统计,在疫情期间临沧镇康供电局举全局之力苦战60天共完成42个抵边联防所58公里10千伏线路、1000余基杆塔、42台配变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507.22万元,出色完成了强边固防项目建设任务,得到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认可。与此同时,为疫情防控用电开通绿色通道,去年新装疫情防控专变用户5台,容量2730千伏安;完成公安技防项目表计安装589只,实现1882个监控点全覆盖;组织对边境全线126个疫情防控卡点开展用电检查4次,解决问题10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临沧镇康供电局积极响应镇康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切实肩负起全县电力保供的使命和任务。疫情防控期间,共投入应急值班人员3500人次,出动保供电车辆420车次,发电车4辆次,备用发电机12台,全力做好镇康县47个重点电力保障机构、2个隔离留观点、1个隔离医疗点的应急保电,充分展现了‘万家灯火,抗疫有我’的责任担当,诠释了‘人民电力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为全县打赢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临沧镇康供电局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李天云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