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国网通江县供电公司:五年帮扶结硕果 乡村振兴再出征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3-29 16:31

  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杨晓 报道 “现在的生活真是好,鳞次栉比的小楼房、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用。”3月22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两河口镇二里坝村原村的主任王学生说起这5年的变化,不由得感叹道。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国网通江县供电公司高度重视,扛起政治责任,紧盯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成效四个方面,全力以赴做好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扶贫结硕果 昔日乡村华丽转身

  “过年的时候,吃的大米、清油,穿的棉衣都拉了很多,大到电视,小到水果糖,是件件不少,样样不缺,你们的无私奉献远远胜过那亲朋好友

  在两河口镇二里坝村委会座谈会上,村民代表、老党员张朝举以《无尽的大爱,不了的情缘》道出了五年的帮扶恩情,朴实的字里行间,传递着真挚而温暖的情感,更是让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公司的温暖。

  2015年7月,自帮扶该村以来,国网通江县供电公司切实履行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摸“家底”,拔“穷根”,开“药方”,不断创新扶贫方式,探索出“产业+靶向”的扶贫模式,变简单的“输血”为“造血”,真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脱贫攻坚、电力先行。国网通江县供电公司深刻地认识到,产业扶贫才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想要发展产业,电力是关键。该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争取投资280万元,全面升级改造整村电网,二里坝村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提供稳定充足的电能保障。同时,还积极促成省电力公司定点帮扶肉牛养殖项目落户该村,为2020年集体经济增收11200元。

  产业扶贫帮助村里想要脱贫的村民实现致富梦,而思想上的贫困又该怎么办呢?

  为此,通江公司根据二里坝村实际情况,先后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人队员2人,全面摸排情况,制定“扶志+扶智”的帮扶模式,针对脱贫意愿不强的村民实行一对一的“靶向”帮扶,帮助贫困群众强化脱贫意识,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种植、养殖技术人员到村授课,激发村民利用知识技术增加收入的积极性,让他们不再单纯地“靠天吃饭”、“靠经验吃饭”。通江公司还投资近8万元、广泛发动职工捐款捐物共30多万元用于脱贫攻坚阵地建设,设立村级文化室、图书室,让村民们享受精神食粮,充分感受知识与技术的力量。

  “这5年来,我们村的变化很大,人均收入由2100元提高到9000元,明年我们的收入还会增加。”二里坝村支部书记罗盛李说,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都是供电公司及全体帮扶人员扶持的结果。

  脱贫不卸甲  乡村振兴接续奋斗

  “大姐,最近身体状况怎么样,天气冷了,一定多穿衣服,注意保暖......”3月20日,帮扶人员带上大米、食用油、牛奶等慰问品来到“亲戚”家中,嘘寒问暖,宣讲政策,帮助打扫卫生,整理床铺,详细了解家庭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医疗保障、生活所需以及困难和诉求等方面情况,倾听对巩固脱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国网通江县供电公司始终坚持“兵不卸甲、马不解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围绕任务清单对标补短;同时,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入户帮扶工作计划,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开展帮扶工作,做好脱贫政策宣讲、排查问题销号、卫生整治、安全教育宣传等8件事实,真正做到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江公司始终抓住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供电服务保障上“做文章”,切实满足老百姓对产业发展、生活用电的需要,让乡村振兴步伐因电走得更快、更稳、更好。

  2020年6月,二里坝村6社罗群德投资50万元建设养殖基地、购买羊苗,今年年初,在供电公司、两河口党委政府及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助下罗群德养殖业逐步发展壮大,由去年的60余头发展到150余头。据罗群德介绍,今年的羊群长势不错,销路也畅通,估计今年的收入将增长到18万元左右

  “去年6月,供电公司听说我要建养殖基地的时候,他们就提前来看现场、规划,架设线路,现在也是三天两头就上门来帮忙检查室内的用电设施,真正帮我们把养殖产业的用电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了”谈及供电服务和销路,罗群德喜上眉梢。“今年的销路也不用愁了,钱琨吾(驻村工作队长)已经帮我联系好了”。

  下一步,国网通江县供电公司聚焦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交通振兴、生态振兴、工业振兴五大振兴,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