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3-16 14:24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蔡晓宇 朱禹西 报道 说起扎赉特旗新和嘎查的驻村书记,村民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村民乌日更达赖说:“2017年村里新来了位驻村书记,他既会汉语又精通蒙语,看起来文质彬彬,做起事来确是有板有眼、雷厉风行。”
新和嘎查位于内蒙古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镇政府东北部5千米处,现有耕地23282亩,总户有656户,总人口数2035人,其中贫困户占90户。新和嘎查地处偏僻,居民以蒙古族为主,蒙汉混居,蒙古族占比达到了90%,当地的老人与外界接触较少,基本不会说汉语,就连简单的日常交流也十分的困难。
2017年5月,蒙东扎赉特旗供电公司选派了经验丰富、蒙汉语兼通的马苏日嘎拉图担任新和嘎查驻村第一书记,驻新和嘎查开展扶贫工作。
找到扶贫新路子
吃透村情民意是扶贫新和嘎查的第一步也是关键。在第一次群众会议他这样承诺:“既然我来到了这里,就绝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绝对不说空话大话,不搞形式主义,要让咱们新和嘎查摆脱掉贫困的帽子。”
他是这样承诺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坚持每天深入群众,每到一户他都详细记录,为了快速地投入到脱贫攻坚中,他把学习政策作为第一抓手,严格做到每日必学,学习必记,政策必懂,学以致用,快速地把自己从外行变行家。马书记把自己定为指挥员,宣传员更是战斗员,脱贫攻坚就是帮助农民围绕贫困“查根源,找路子,出点子,迈步子”他把自己当作一名战士,再苦再累,绝无怨言。
初步开展工作时,村民对政策的不了解,对马书记的工作不太理解,马书记就对村民耐心的一遍一遍的讲解,直到村民都弄懂了政策,理解了党对他们的扶持,从心底里开始支持马书记的工作。
33岁的陈树林家中有五口人,母亲与妻子因病而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还有两个孩子,一家五口人生活的重担就落到了陈树林一人的肩膀上,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看不到希望。马苏日嘎拉图书记得知了他的情况后,多次到陈树林家中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帮助他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在马书记的努力下,为陈树林一家申请了政府的帮扶资金,又购买了牛,以后的陈树林利用农闲时间摇身一变成为养牛户放牛,年收入增加了一万多元,家里的生计问题解决了,两个孩子上学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因地制宜奔小康
精准识别是前提,精准帮扶是基础,产业扶贫是核心。在摸清了每户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原因后,需对不同的情况分类施策,做到帮扶精准有效。
2018年3月,当马苏日嘎拉图书记再次走访到贫困户朝勒门家时,得知他家的田地非常适合种药材,马书记和村委成员讨论后决定将他家作为试点,开始中草药的种植。马书记说干就干,上网查资料,调查研究适合当地土质和气候的中药材品种。经过半个月的调查研究,大家最后决定种植赤芍。在驻村帮扶队的全力帮助下,朝勒门开始尝试种植芍药,种植面积10亩,年产值约三四万元。朝勒门试种成功后,马苏日嘎拉图带领更多的贫困户种植中药材,采取“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走向致富的道路。
截至2019年7月,在脱贫攻坚实践期间在巴达尔胡镇新和嘎查97户全部脱贫,大大地改善了经济状况,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
社会保障安民心
前有脱贫攻坚,后有乡村振兴,两者有效衔接才能使贫困户的后期保障更加到位。
2022年通过庭院经济,新艾里嘎查监测户实施种植与养殖结合提高了人均收入。马书记带领推进“美丽家园”创建,算好“一亩果,十亩田”的经济账,4户监测户在庭院养鸡、养猪,每户增收达1500左右。
2022年第一季度,马书记在政府和脱贫户之间跑个不停,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劳动力22人,其中保洁员19人,护林员3人,帮助有劳动力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就业收入。
2022年,经过马书记的协调,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国网扎赉特旗供电公司计划投入175.56万元,改造10千伏0.99千米、0.4千伏10.01千米、安装2台变压器400千伏安116户。电网改造解决新艾里嘎查电网低电压、重过载、网架结构不合理和老旧等等问题、全面提高嘎查的供电质量,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正像马苏日嘎拉图书记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我们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