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10-28 15:40
今年以来,沂源县供电公司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各项任务清单落实落地,构建“阳光业扩”服务新体系,履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推动供电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四个保障”助力转型企业凤凰涅槃。
针对我县经济发展实际,结合电力行业的相关要求,沂源县供电公司多措并举,深入内部挖潜,组建了专业的电力服务团队,为新旧动能转换及省市重大项目等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的企业提供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为客户办电用电提供精准服务。至9月底,公司高压新装及增容报装容量送电135户,送电容量100440千伏安,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40%,增长率在全市范围内居于前列,电力保障成效显著,为企业的早投产和早用电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完善组织保障,多部门协同搭建“1+N”专业团队。为确保精益服务新体系尽快落地实施,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和客户服务委员会,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专业间协同配合、各供电所层层落实,全面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按系统、分层次、程序化、责任制”的优化营商环境内部工作机制。组建简化获得电力行动专班,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加强技术保障,实现客户服务多维度全覆盖。合理规划电网架构,主动对接政府部门,提前获知项目概况,合理调配电网资源。已与沂源县政府建立了政企常态沟通机制,每月提前获知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和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确保第一时间规划网架结构,布局电网。
加强流程保障,实现电网环节实现最短。扎实推进业扩项目可研初设一体化、“双经理负责制”,供电方案实现优中选优;科学利用业扩项目包资金,预先进行物资实物、施工力量等储备,对重点项目开展前期调研,利用项目包资金合理储备物资,并择优确定施工力量,确保工期最短,质量最优,接电最快。
科学应用大数据保障,提供用能分析、电能替代等增值服务。采集工业企业客户(如钢铁冶金、石油化工、水泥建材等)的用能设备、用能数据、生产工艺、产值等数据,结合用电信息、交费信息等电力数据,对工业企业用户用能数据加工、分析,形成综合能源服务、用能增值服务等典型应用场景,可规划节能改造、电能替代、智慧电务、行业动态分析、用能优化建议等数据服务及产品。
加强政务信息共享,提高 “获得电力”满意度。
沂源县供电公司依托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共享。通过政务共享,公司已全面实现了小微企业和居民的“零证办电”,今年以来线上办电率100%;推动并完成了101户“房产+用电”联合过户业务,办理房产过户时同步完成用电过户,实现了客户业务办理“一次都不跑”;助力“无证明城市”建设,公司已完成全部14处营业网点的政务网接入,客户办电资料将得到进一步简化,已为11户客户提供了便民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全面落地“城市、农村地区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今年以来为9家小微企业提供了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针对10千伏及以下电力接入工程实行免规划许可审批,对管线长度800米及以下的电力接入外线工程,免除所有行政许可手续,上半年我县共有12家企业享受了“一链办理”服务,切实实现了电网企业“一窗受理”,电力接入“一次办好”。
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结合电力工作实际,构建“阳光业扩”服务体系,力争在“获得电力”指标的环节、时间、成本、便利度、供电可靠性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应用“阳光业扩”服务体系的办电e助手、阳光监督云平台等功能,实现了供电方案的优中选优和办电全环节实时可视、信息透明,实现了服务程序、办理时限、作业标准、收费项目及标准、电网可开放容量等信息的线上线下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提高了客户办电的透明度和满意度。
一企一策提级,在保障重大工程用电上先行。
持续开展“共谋新发展,四进送服务”大走访,深入对接我县40个省市重点项目,了解企业的用电需求,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用电难题,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实现项目的早投产、早用电;继续深入开展高压新装客户的回访,不定期现场走访客户,对客户诉求全部登记入册,专人跟踪处理,问题限时销号;与用电客户建立常态沟通机制,通过项目联审会、微信群、网上国网APP等多种方式及时响应客户的用电需求,提升客户用电满意度。
深入推进“三省”服务,节省企业办电成本,为客户延伸投资至红线,围绕省重点项目、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省级园区客户,继续实行“三早”服务,即早介入、早勘查、早定方案,每月调度服务情况,争取项目早投产、早送电。公司出资建设的新旧动能重点项目山东兴国新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配套电网工程上半年已完成送电,节省客户办电成本49.7万元;已完成对省级园区客户山东英科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TPE手套和CPE手套项目的配套电网工程需求认定,四季度,公司将推动该配套电网项目的尽快实施,确保企业投产前送电至红线,切实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全力服务新能源发展 加强低压分布式光伏管理。
合理布局电网,提前做好光伏台区变压器的增容改造,满足分布式光伏并网需求;开辟新能源配套电网工程“绿色通道”,确保电网电源同步投产;进一步明确、规范台区低压分布式接入标准和原则,把好并网验收质量关、接入安全关;强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已完成1205个供电台区4291户光伏并网智能开关安全上线工作,年底前完成681个光伏台区能源控制器推广安装,实现全部光伏台区、光伏用户的可观可测可控。
打造用电营商环境“沂源样板”。
建设“获得电力”典型示范区。结合“零停电”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历山街道、南麻街道办为“获得电力”典型示范区,集中各专业优势资源,确保电网资源信息精准可靠、“阳光业扩”服务模式高效运转,力争带电接火率实现100%,实现“零计划”停电,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助力沂源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杨超)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