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1-10-15 16:29
电通了,灯亮了,人心里就踏实了
中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郭纪雄 马雪艳
2021年10月10日,甘肃天水地区突降大雪,一夜开启入冬模式。受极端天气影响,天水电网多条电力线路受损,造成部分地区供电中断,近19万户群众用电受到影响。
雪还在下,风继续吹,气温越来越低。在崎岖的山路中,湿滑的冰雪上,8支国家电网天水共产党员服务队高举鲜红的党旗,喊着嘹亮的口号,奔赴抗灾保电的第一线,将国家电网的一份份牵挂送到群众心里。
11日上午8时,张家川县供电公司龙山供电所三名党员服务队队员马怀弟、马东、马建荣冒着风雪出发了,他们要去的地点是西崖村,那里有一条分支线路受损。这条路山高林密、崎岖湿滑,放眼望去四处都是皑皑冰雪,许多树木在重压之下折断。凛冽的寒风直往衣服里钻,等他们赶到抢修地点,手脚已然冻得不听使唤了。
抢修保电分秒必争,他们三人在刺骨的寒风中连续干了8个小时,一口饭都没来得及吃。
“小伙子,快吃点吧,一天没吃饭,都冻僵了,真是辛苦你们了。”村民马全忠送来了水和饭,劝他们吃了再干。
“手搓一搓就热了,电马上就能来”。三人啃了几口馍,喝了几口水,继续咬紧牙关抢修。直到下午6点58分,抢修终于完成了,全村群众恢复了正常供电。
张家川是甘肃省唯一的回族自治县,全县回族群众占到70%以上。这里的山区海拔将近2000米,平时的气温就比周边县区要低几度,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降雪量达到10毫米以上,累计雪深20厘米以上,造成的电力设施受损情况较别处也要更严重一些,共有4.8万户群众用电受到影响。
今年降雪引起供电中断的区域多在山区林区,断电的主要原因是降雪时间大幅提前,林木植被在未大面积落叶时负载大量积雪,导致落雪压断树木倒在电力线路上,造成电力供应中断。这种现象是以往未曾遇到的,而在地形复杂、植被茂密的山间林区进行抢修,更是一次新的挑战。
抢险攻坚战全面打响了,一份份抢修“时间表”迅速传达到各抢险施工队。天水供电公司跨区联动、尽锐出战,在全公司范围内组建抢修队伍67支,人员720人,车辆179台,克服道路结冰、交通受阻的困难,奔赴雪灾地区开展电网抢修。
“团结村王安组30多户都停电了,请你们快点派人过来吧”。11日上午9点,恭门供电所所长白俊国接到报修电话,随即带领党员服务队队员杨效兵、妥辉、陈海龙、海好山,驾驶抢修车辆出发了。
路窄雪厚,路和车身几乎一样宽,一边是土山,一边是悬崖,车辆急转弯处多次打滑,事后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多棵树木被雪压倒在巡线的通道上,6个村民自发开来挖掘机清理树障。5公里的路,他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经过现场勘查,是积雪压断了树枝,砸在了电杆上,导致横担发生断裂。
下午3点,送电成功了。而在另一处抢修点大阳镇柏树村,4名党员服务队队员李永伟、马建武、马代军、李国明还在苦战之中。他们去的抢修点车根本开不上去,只能抬着工具徒步登上泥泞湿滑的山路。下午5点抢修完成了,饥肠辘辘的四人精疲力尽地坐在地上,掏出随身带的干粮,大口吃了起来,这是他们当天吃的第一顿饭。
这些只是党员服务队战天斗地的一个缩影。刺骨的寒风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抢修人员的斗志和毅力,但他们总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定位故障点,用最高的效率接好因风雪而断落的电线,用行动兑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让受灾群众又一次感受到党的温暖。正如西崖村村民马全忠所说:“电通了,灯亮了,人心里就踏实了。”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