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国网吉林经研院职工文化建设有声有色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7-15 20:24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全冬梅 报道 近年来,国网吉林经研院高度关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始终把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放在心上,聚焦为职工办实事,职工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打造职工身边的文化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激发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为企业发展添动力,增活力。

  “职工书屋”让书香扑面来

  “‘职工书屋’静静地读会儿书有时会和同事聊聊天,交流交流工作,感觉很放松,很适意,工作的疲劳有很大的舒缓,有种家的温馨和舒适。”经常到“职工书屋”看书的国网吉林经研院职工说道。

  国网吉林经研院“职工书屋”单个面积10余平方米,按照办公楼整体规划和工作职能每层设置,共10层百余平方米,内置书架、桌椅等设施每个书屋同时容纳10名职工学习,采取“职工选书、工会买单”的方式收藏图书千余册,涵盖专业、文学、艺术等多种类,大大提高职工读书的兴趣,提高了“职工书屋”的吸引力。

  国网吉林经研院把“职工书屋”的建设作为提升职工素质的有效载体和先进文化传播的阵地,围绕“终身学习价值观,依托“职工书屋”不断创新活动模式,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广泛开展“书香润经研”等读书、创作、交流、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多元活动,通过开书卷、荐书目、闻书香、践书理各环节,推动职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引导职工“在阅读中成长”,发挥好“职工书屋”阵地作用,让企业处处散发书香味,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一步,国网吉林经研院将丰富阅读资源,建立电子书屋。

  “爱心驿站温暖满心怀

  “‘爱心驿站’里特别设置了‘妈咪小屋’,解了我的后顾之忧,真的太贴心了。”国网吉林经研院的年轻妈妈们,对“爱心驿站”赞不绝口。

  国网吉林经研院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其中女职工占比在40%左右,育龄期女职工较多。经研院以办公楼迁址为契机,提前规划设计,各楼层设置“爱心驿站”,“爱心驿站分设水吧、小憩、“妈咪小屋”等功能分区,并备有防治跌打损伤、蚊虫叮咬的各类常用药品,尽可能为职工提供便捷服务,充分感受来自工会组织的温暖,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近年来,国网吉林经研院高度关注员工精神文化生活,重视职工文化的培育、职工素质的提升,“爱心驿站为平台,“爱心驿站职工小家建设相融合,开设台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房、放映厅等场所,进一步延伸文化触角,推动职工文化建设落地生根,在企业内部营造团结、协作、学习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工作业绩的提升。

  国网吉林经研院将持续推动“爱心驿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为职工提供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精准服务,让爱心服务真正落实到广大职工当中。

  劳动竞赛能力提起来

  “从内涵上看,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以电网为枢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低碳为演进路径,零碳为最终目标······”

  在“服务能源发展、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劳动竞赛上,国网吉林经研院发展中心邢文洋正在发布竞赛项目“5G能为新型电力系统带来啥?”鲜活的竞赛题目和5G触电”的项目内容不由让人眼前一亮。

  2019年以来,国网吉林经研院连续三年围绕“提质增效、服务能源发展、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主题开展劳动竞赛,每一个竞赛项目都是员工智慧的结晶,是经研院提升技术水平和支撑能力的有力载体。通过劳动竞赛,经研院搭建了业务交流的平台,努力挖掘科技创新潜能,为提升院科技创新水平和研究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助力打造技术人才专家队伍,以实际行动促进技术创新、机制创新。

  近年来,国网吉林经研院发挥现有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员工技能竞赛、劳动竞赛和专业培训,内容涵盖岗位技能、科技创新降本增效等领域,坚持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参赛员工累计百余人次。活动中,国网吉林经研院坚持把围绕企业大局贯彻始终,把创新增效贯穿始终,把精益管理贯穿始终,把竞赛活动紧密融入到经研院的支撑服务、研究创新等核心业务工作中去,将专业提质增效与劳动竞赛有机结合,打造过硬的专业本领,推动经研院效益指标和员工业务素质的提升。

  国网吉林经研院将继续整合资源,通过全方位、多维度、持续性的职工文化建设,为经研院推动国网战略目标和“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提供坚实的文化引领和动力源泉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