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5-06 17:06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阿冰梅 张梦萍 报道 踏着和暖的阳光走进云南临沧沧源佤族自治县抵边村寨龙乃村,站在村口观景台上远远看去,蔚蓝天空下绿树成荫,一栋栋红顶白墙的佤族特色民居飘扬的五星红旗和盛开的鲜花欢快行走的人们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动人的美丽“画卷”。
电网建设为抵边村寨发展“添动力”
走进村子,干净整洁的柏油路,道路两旁开满小雏菊,广场上老人在健身、青年们在打篮球、小孩在嬉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灿烂。“你们看看,那间又高又大的房子就是我们家了。”村民赵祎旎指着不远处的房子说,“我家住上了新房,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电视、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和碾米磨面等小型加工机器样样俱全,到晚上家家都是亮堂堂呢,日子越过越舒坦了。”
龙乃村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建设生态猪养殖,提升改造茶叶300亩,新植茶叶50亩,梨、李子、黄果等林果种植300亩,养殖蜜蜂500箱。“以前制茶都是靠手工揉,现在有了制茶机,真是太方便了,省时又省力。”村民陈先锋高兴地指着制茶机器说。“产业越发展,就越清楚电力稳定的重要性,去年龙乃村集体经济达20万元,全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2638元,供电人员隔三岔五来帮我们开展用电检查,给村民们普及用电常识,确保我们的用电安全。”龙乃村党支部书记赵爱军说。南方电网云南临沧沧源供电局勐董供电所人员走进龙乃村,他们与村民们相互打着招呼,好像一家人一样,他们用实际行动让边境村的村民们过上了幸福新生活,负责龙乃村片区的高级网格营业经理田永明说:“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了,用电需求也随之增加,我们的任务就是做好用电服务,保障大家用电安全。”
龙乃村的变化只是沧源县加快边境小康村建设的一个剪影,也是电力赋能村寨发展的一个缩影。2021年,南方电网云南临沧供电局投资6.62亿元,110千伏沧源芒卡变二期等11项主网、530项配网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以“运规合一”为牵引,做实“一县一可研”“一所一册”,储备配网项目投资3.19亿元;投资3568万元强化边境电力基础设施,与临沧市政府建立高效、畅通的工作机制,全力保障108个抵边联防所、7360个技防点实现“所成电通”“电通点位接入”,获得高度肯定和赞扬。
优质服务助力抵边村寨“奔小康”
“从这里走出去几百米就是边境线,对面就是外国。”站在花香四溢的国门新村,村民李明这样介绍沧源县勐董镇永和社区国门新村的位置。和龙乃村不同,边境线上的国门新村建设集国门形象、山水人文风光、民俗风情展示、边境特色村寨和乡村休闲旅游为一体,是中缅边境永和口岸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魔芋、黄豆、木耳等特色农产品“种”出一条不一样的致富路。就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深藏着一片适宜茶树居住的“生物优生带”,绵延15000亩的芒摆茶园正是春茶采摘的大好时候,人们在一片片依山而植的茶园中忙忙碌碌,碧绿连绵,嫩芽香且灵,芒摆村的群众靠采摘鲜叶,每天能收入100元左右。碧丽源沧源茶业有限公司也是沧源产业合作发展的一个代表,通过“村企联建”即“党组织+经济实体+公司+基地+农户”互相协作推动模式,由企业承包土地、种植茶叶,培训村民开展茶树管理、养护,带动了这个地方的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碧丽源沧源茶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光荣说:“绿色环保和自动化就是我们这里现代产业发展的特点,绵延上万亩的高山茶园,与百年老树一同生长,与虫子、小鸟和谐共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只有通过充足稳定的电力保障才能制出好茶。”据介绍,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不管是萎凋、揉捻、烘干,每个环节都需要用电,新鲜采摘的茶叶必须当天进行加工,不然就会发霉不能使用,因此只有安全可靠的电才能支撑产业蓬勃发展,才能护航佤山群众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电力先行践行责任赋能乡村振兴
就在阿佤山蓬勃发展的时候,南方电网云南临沧供电局启动“电耀阿佤山”专项工程,预计总投资10.09亿元,至2025年,完成220千伏勐角变、110千伏永和变、110千伏城北变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低压配电网工程共新建及改造配变680台,容量103.335兆伏安,低压线路566.04千米。沧源县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提升至99.89%、99.8%,配网关键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建成“安全可靠、绿色智能、柔性开放”的新型智能配电网。阿佤山的发展日新月异,抵边村寨山欢水笑、安居乐业,佤族同胞和各族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路上越走越宽阔,南方电网云南临沧供电局将一如既往为边民富边疆稳边关美,为阿佤山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稳定的电力供应,促使守边百姓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帮助带动更多沿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倾心助力边境人民唱响幸福之歌。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