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国网浙江温岭供电探索电力应急抢修物资“数智化”管理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8-23 16:02

“空中云仓”助力抢修物资“超速配送”

国网浙江温岭供电公司探索电力应急抢修物资“数智化”管理

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李攀璐 屈依杨

  “物资已抵达目的地,现在准备降落,请做好准备!”

  日前,在温岭市石塘镇中心渔港,伴随着桨叶扇动的声音,一架搭载了四个螺旋桨、一台禅思X5摄像头,一身“黑甲”的无人机正从50米高的空中减速降落。它机身上有两个支架,固定着一个印“国家电网”Logo箱子随着箱子的缓慢下降,国网温岭市供电公司石塘供电所抢修人员顺利拿到了所需的物资配件。

  抢修时刻“天降奇兵”

  当天,温岭市石塘镇中心渔港一条10千伏线路跳闸,造成周边30多户用户停电。据监测分析,故障很可能是由大风导致电线断落造成的,后经巡检无人机快速定点巡视,证实有桥接引线断落。雨势稍小,石塘供电所抢修人员带上抢修物资,迅速赶往事发地点。经现场检查,抢修人员发现电杆上的悬式瓷绝缘子也在风雨中受损需要更换,然而由于事先没能预料到这种情况抢修队出发前并未带上足够物资,如果现在回去取,往返至少需要个半小时。

  当下,抢修班长陈青毅立即通知所内设立的防台指挥部,申请获得启用“空中云仓”许可。申请通过后,指挥部根据前方信息,在“空中云仓”平台中输入所属线路和杆号,即刻确定故障类型,开出物料单,再由石塘供电个半小时管员通过“刷脸”方式,进入无人值守的物资仓库进行备料。此时,摆放相应配件的柜子已经亮起了指示灯,协助库管员快速收集好抢修所需配件,移交给两名配送员。抢修物资经配送员打包装载,顺利搭乘无人机飞跃5.2公里的直线距离抵达抢修现场,在抢修时刻上演“天降奇兵”,整个过程仅耗时20分钟。是温岭市供电公司在石塘区域创新的“空中云仓”抢修模式。

  “当前抢修,在物资供应面临三大难题:一是靠巡线人员‘经验’判别所需物资,难免会有偏差疏漏;二是台州地形复杂,多山地、海岛,导致运输困难;三是应急状态下获取所需物料信息滞后,影响调配,延长停电时间。温岭市供电公司物资供应分中心负责人金风华介绍,发明“空中云仓”的创意,来源于新闻《无人机喷洒农药两分钟完成一亩》,受启发,金风华想到,无人机能携带几十斤重的农药,为什么不能帮忙运输抢修物资呢?

  智慧“云仓”精准配送

  历时3个月,经过28次调试与3次演练,温岭市供电公司成功研发并搭建了“空中云仓”平台。该平台利用大数据与模型建立,将传统专业仓升级为物资服务前沿、信息贯通、自主优化库存结构的“云端”智能专业仓,同时通过最新的无人机运输技术,做到全流程智能化贯通,实现精准服务、超速配送。

  “空中云仓”最大的作用,在于它搭建了一个服务于抢修物资供应的数智化平台,通过平台化管理提升物资供应效率,实现系统级物资精准供应。“云仓”融合PMS2.0系统台账,操作人员根据无人机巡线实时传回的故障点画面,输入“所属线路”“杆号”即可确定相关信息,“故障类型”进行归类分析、算法匹配,自动形成包含物料、名称、规格等信息的定制化“物资备料单”。无人机运送物资,解决地形复杂、受灾地区路段受堵等棘手问题,打造没有红绿灯等待,不会堵车的“空中物流配送”。建立车辆+无人机空地一体运输模式,保障了路段车辆运输畅通确保受阻时刻“奇兵”也能准时从天而降。“空中云仓”平台与抢修业务深度融合,可有效解决抢修物资供应三大难题

  此外,在台风、冰灾等恶劣天气下,“云端”智能专业仓还会启动应急状态,形成全量资源池。平台自动计算最近专业仓定位,由单点补给变为网状补给,专业仓缺料信息也会定向预警,在第一时间进行补仓,真正实现了“库、仓、现场”全场景贯通。同时,“空中云仓”爱学习,越用越聪明,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应用,它会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优化调整专业仓库存结构,提高物资利用效率。

  目前,“空中云仓”已落地台州温岭试运行11个月,开展电力应急抢修物资运输89次,大幅缩短抢修时间,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4-6倍。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