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国网浙江杭州供电: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供电服务新模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08-23 16:02

杭州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供电服务新模式

供电所“数智”变革 解开服务共同富裕的“电力密码”

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富岑滢

  8月18日,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有限公司新生产线完成通电。经理王斌对大市供电所客户经理阮谞赞道:“申请用电的第3天就通了电,高效!”

  电力营商环境“加速度”的背后,是一场数智型“六好”供电所变革带来的赋能减负和提质增效。

  乡镇供电所是新时期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前哨先锋,如何拉近供电所与百姓的距离,解决供电所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让供电服务更可感、能触摸、有温度?去年7月,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在全省率先探索数智型“六好”供电所建设,聚焦党建引领“一支部”、营配融合“一网格”、员工培养“一通道”、精益管理“一对标”、数智管控“一平台”、现场服务“一终端”、智慧仓储“一条龙”等“七个一”178项重点攻坚任务,以全要素发力和数字技术,系统性、全面性赋能供电所管理变革,打造“数智型‘六好’供电所+电力驿站”新时代乡村振兴供电服务新模式。

  用力多者收功远。年初,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现场点赞下姜村“红船光明驿站”,他动情地说:“国家电网干得不错!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了,就可以把服务增值!”7月,国网浙江电力董事长尹积军调研横村供电所,充分肯定供电所数智改革工作成效,指出“这是一种革命性进步”,鼓励全省推广复制。

  一年有余看今朝,这场变革让“浙”里的供电所产生了怎样的能量?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大背景下,它是否能在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变革优势,撬动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管理体系与服务能力变革?

  让我们走进杭州的广袤乡村,探寻答案。

  从痛点难点着手,让乡村供电服务变革更深更实

  8月10日,挂在走廊里的电子“绩效看板”里,晒出了横村供电所上个月“积分制”绩效考核结果——凭借台区线损指标入选全国百强、漏窃电查处等业绩,瑶琳服务站台区经理谢俊俏蝉联当月绩效积分第一名,折算成奖金比末位员工多拿2600元,收入接近班组长。“积分是干出来的、奖金是挣出来的!”谢俊俏由衷感叹。

  而在以往,在农电队伍老化、承载能力下滑等共性背景下,加上供电所薪酬分配原则偏向均量化,“谢俊俏们”常常面临着“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窘境。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因地制宜盘活现有人力资源,一举“打破大锅饭”,让多劳者多得。今年初,面向杭州44个供电所,实施员工激励培养体系建设。按照“本部核定薪酬总额、供电所自主实施二次考核分配、员工多劳多得”原则,将数智供电所管理平台和绩效云平台作为积分量化工具,从工作职责、数量和质量三个维度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在分配制度上实现“敢分配、真兑现”。

  在“人”的问题上真碰真改的第二步,是突破供电所人员晋升天花板,让干成事者有舞台。“这次是公司第一次有自聘员工担任服务站站长,这让我们自聘员工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大家都拼劲十足。”4月1日,横村供电所朱玮看到自聘员工郑波晋升为瑶琳供电服务站站长后,踌躇满志的表示。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抓住供电所队伍建设痛点、难点,推动“选育结合”,一面突破选人用人天花板,一面以队伍素质提升促进营配协同融合,推行新转岗员工“技能打卡”,实施全员“技能资格通行证”,建立与薪酬挂钩的“星级员工”发展通道,加快培养营配融合全能型员工。如今,杭州已有521名员工通过技能人才通道获得岗位晋薪,39名员工被评为一至四星员工。

  在构建“人”的评价体系同时,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也科学设置供电所对标体系,针对农电综合管理“上面多条线、下面一根针”现象,融合专业部门、个性化需求,制定营配融合、赋能减负提升等9个方面36项指标,对标结果纳入县公司企业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打破决策环节专业壁垒,激发专业协同合力。

  “我们从员工最关心的痛点难点着手,它不是‘企业在干,员工在看’的一厢情愿式变革。”该公司数智型“六好”供电所建设攻坚小组负责人郭大琦说,让问题和需求从基层来,建设的成果服务于基层,释放出供电所最深远的生产力。

  以数智赋能破题,让基层站所激发“放管服”活力

  “报修电话还没打,供电所短信就来了,再一会电就来了,到底是怎么做到的?”8月16日,经历了半个小时便完成故障抢修后,村民章志忠拉住瓶窑供电所客户经理陈国华“打破砂锅问到底”。

  解开章志忠疑团的,是一套数字化主动抢修体系。依托智能开关主动研判故障预警,供电所“神经中枢”——综合监控室发挥作用,运用数智管控“一平台”主动预警派发故障工单,现场服务人员在“一终端”实时接收工单并完成现场处置。一整套数字化服务流程,将瓶窑供电所故障修复时间同比2020年缩短22.1%,并实现服务零投诉。

  当下,供电所深化变革涉及的内容和环节不断增多,如何将其与数字化改革相融合,破解“多终端”“多系统”难题,进而重塑基层站所治理体系,成为打造数智型“六好”供电所重点突破的领域。

  今年6月,由省公司统一部署,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率先上线,将供电所现存的15个平台4个终端瘦身成“一平台一终端”,即一个数智供电所管理平台和一个通用型移动作业终端。“一平台”既是“所长驾驶舱”,一屏展示客户资源、电网规模等6个维度75项指标,又是“业务管控台”,设置4大类14小类78种外勤工单类型,数字化集合安全工器具、车辆、网格责任人等8个生产要素,并通过数字工单与绩效积分挂钩,实现“业务工单化、工单数字化、数字绩效化”。“一终端”则进一步解决外勤终端多、效率低现象,融合了工单处理、缺陷上报等30余项核心功能,实现“一人一网格一终端”。

  这样的变化,让横村供电所所长周欢感受到“放管服”的力量,他介绍:“‘一平台一终端’实现一个平台、一个账号、一次登录、一次录入、数据同源。让每一项关键指标,都有专人监控,让每一个客户诉求,都能及时回应,让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能落实到人。”

  数字化改革,也发生在供电所的智慧仓储中。

  7月6日,横村供电所服务二班方磊颖接收到一张低压业扩工作票,去往数字化仓库领用物资。通过“一平台”信息实时共享,刷脸认证后系统自动关联工作任务,相应物资所在位置指示灯自动亮起。在营销智能仓领用表计,智能安监仓领用安全工器具,智能生产仓领用备品备件,整个过程智能定位所需物资,自动识别安全“红绿码”,耗时却不到3分钟。智慧仓储“一条龙”精准高效实现无人化领用,领用时间压缩80%。

  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让“红船精神、电力传承”贯通服务全链条

  8月12日,下姜村网格责任党员姜排岭来到独居老人王丰弟家,为老人检查用电设施,开展党员结对服务。

  有别于其他管理提升变革,数智型“六好”供电所建设从一开始就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支部管用、党员合格”。今年以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党委更是将供电所作为服务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阵地滩头,丰富便民利民服务模式,协调发展补强电网短板,大力实施“供电所党建强基固本行动”,制定基层供电所党组织议事规则。推出同规同网“坚强农网”、电力驿站“一次都不跑”、清洁绿色“零碳”示范区等“缺少成对为民服务 共同富裕标点符号”缺少成对八大举措。

  如今,党建引领贯穿“数智型‘六好’供电所+电力驿站”乡村供电服务全链条,并深化穿透到每一个网格、每一个台区,让每一项承诺兑现到每一位客户。

  44个已建成的“红船·光明驿站”,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有着“四个办”的便民惠民利民“法宝”:首先是网上App线上办;如果App不会用,那就电力驿站就近办;没时间来也没关系,只要客户微信群里呼一声,台区经理就会上门办;针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还有青年志愿者代您办标点符号”缺少成对,实现“办电不出村”“一次都不跑”。一个个营配融合“网格”,每个都设置一名党员指导员,实施“党员+网格化”管理,做到党员责任区与营配融合网格相统一,管好网格内重点指标攻坚,深化党员服务结对,让乡村进一步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与此同时,从平原湿地到群山之巅,一张坚强智慧农网正在此织就。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加大架空线自动化改造力度,运用数智管控“一平台”监控线路、台区重载等异常情况,据此制定农村电网“强身健体”具体方案,试点投入5G量子加密智能开关等新技术、新产品。去年以来,完成农网改造项目589个,新增、改造配变容量113万千伏安,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9903%,农村电压合格率99.999%。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奋斗者。一场供电所的“数智”变革,正引领杭州的乡镇供电所逐步实现头雁带动好、基层基础好、融入融合好、党员队伍好、文化引领好、社会评价好,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杭州全域人均GDP从新国成立初期的89元,增长至2020年的13.7万元,达到富裕国家水平。期未来,“数智型‘六好’供电所+电力驿站”服务模式将不断总结完善、拓展推广,为继续走好共富之路提供“缺少成对乡村振兴 电力先行标点符号”缺少成对样板。

责任编辑:王萍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